已迁移至 vitepress,同步新内容(如高见)! 不过仍可访问旧版,但不会再有内容更新
x
Skip to content

【睡前消息594】美国编剧罢工、付国豪身后事,要害都是“编制”

大家好,2023年5月26日星期五,欢迎收看594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话题。

5月2日,美国好莱坞数千名电影和电视编剧罢工,在工会的组织下游行表达诉求。这是自2007年以来,美国娱乐业首次出现大规模罢工,冲击了美国整个文化和娱乐产业。到现在为止,罢工总损失可能已经有数百亿美元。

罢工群体的诉求包含一条很有时代性的内容,限制AI技术在编剧领域的应用,科幻影视的编剧自己撞到了科幻时代的门槛上。

督工你怎么评价美国编剧行业的现状?

AI的冲击暂时还不明显,这一轮罢工的主要原因,还是过去十几年互联网媒体对电影电视文化圈的冲击。

美国是全世界第一个普及电视和录像机的国家,而且长期有很高比例的专职家庭妇女,在20世纪就撑起了发达的家庭影视文化。一度每个成年人每天看五六个小时的电视。这给好莱坞编剧提供了足够的职位,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分工机制,让编剧对自己的职业前景有明确预期。

一直到直到2016年,美国成年人平均每天还会看4.3个小时的电视,大多数编剧可以找到一份稳定的中产工作,但很快智能手机和流媒体的冲击就到了。

2023年,美国人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下降到2小时51分钟,只有2016年的60%,而且还在快速下降。省下来的时间主要花在手机上,每天美国人用4个半小时玩手机,其中1小时22分听音频,1小时4分钟用于社交网络,55分钟看视频。

所以网飞、迪士尼、亚马逊这几家流媒体平台,取代了传统的电视网,创作了几乎所有热门电视剧。

虽然已经压过了传统媒体,但各大网络平台彼此还在激烈竞争,远远没有到相互承认地位的合作阶段。为了塑造用户习惯,大平台习惯购买电视剧的独家版权,禁止自己拥有的电视剧在其他平台上线。所以,对于某个单独IP的生产来说,平台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其他所有配套环节,包括编剧的地位都下降了。

为了快速抓住观众,避免投资浪费,流媒体平台的剧集节奏明显比电视时代要快。过去电视台播放的美剧,一季二三十集很寻常,现在一季的美剧经常压缩到8~10集。而且一旦点播率不高,平台就不再续订下一季。比如热播美剧《西部世界》,因为市场反馈不理想,HBO就砍掉了第五季。

虽然总的看剧时间短了,但是观众看剧之后,剩下的时间宁可到社交媒体上讨论剧情,分享感受,看别人的观后感,也不会回去看电视。所以,流媒体时代总的节目时长是下降的,就算考虑到剧本产生了额外的处理需求,对编剧工作的需求也在减少。这导致编剧的工作量不饱和,收入下降,工作越来越不稳定。

另外,和传统的电视网络相比,流媒体平台不仅掌握了新的渠道,还掌握了更多的观众数据,能快速评测一部剧是否有爆款潜力。所以流媒体平台改造了影视制作流程,扩大了试错环节,减少了正式上映部分,再次降低了对编剧的需求。

具体来说,过去的过去一部美剧开拍前,要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立项。先基本确定演员、编剧、导演,再拍摄该剧的第一集。这个“试播集”,也是唯一送到电视台的试错部分,让电视台决定是否购买。

一旦确认上映,只要收视率稳定,整个制作团队,包括编剧的工作也相对稳定,不会随意更换。

但是流媒体时代,美国编剧行业流行“迷你编剧室(mini room)模式”。试播集改成了前三集剧本。制片人召集几个资深编剧和新人编剧,试着写出2-3个版本的前三集剧本,交给平台判断。如果不通过,编剧的工作就到此为止。而就算通过了,编剧的工作多半还是到此为止,剧组会雇其他编剧来做正式部分的剧本。

所以,从编剧整体视角来看,有更高比例的工作成果只用来测试;从单个编剧的视角看,工作更不稳定了。综合计算,2018年以来,编剧工资的实际购买力下降了14%,同时产生了激烈的内部分化。根据工会的数据,流媒体平台的编剧最低工资是20周9.09万美元,而编剧兼制片人,也就是资深编剧,最低工资是20周15万刀。

但这只是收入差距的一小部分。美国编剧收入还有一大块收入,是作品上映之后,在平台上长时期播放、或者卖到其他平台后继续播放所产生的版权收入,行业内叫“剩余收入”。

美国编剧工会的2021年最低收入保障协议显示,一部高预算的电视剧上映后,编剧在前26周的总收入拿1.2%。如果在传统媒体上重播,比如电视台购买版权,或者出版了DVD,编剧也可以分2%。现代所谓的重播,只是数据流动,不需要电影院或者录像带做中介,所以这部分收入比过去的电视时代还要多。

WGA Minimums — Writers Guild Pay Rates Explained

但是,因为流媒体平台推动了迷你编剧室模式,大部分编剧经常被故意替换掉,只能拿最低工资,只有资深编剧或者制片人才能参与分成,这进一步恶化了编剧行业内部的两极分化。激发了普通编剧的不满。促成了这次罢工。

在编剧罢工之前几年,全球的出租车行业曾经有一次洗牌。拥有出租车牌照、熟悉城市街区的老司机,被网约车平台和电子地图全面替代。现在这一轮编剧罢工,普通编剧也说自己像是 “打零工”的优步司机。美国媒体报道编剧罢工,直接用“零工经济(gig economy)”来形容现在的编剧行业。

这些变化,在历史上曾经无数次发生过。纺织工厂取代家庭纺车,流水线取代铁匠作坊,每次变革都形成更高效的生产链条,也替换原有的手工业技巧,导致工匠阶层地位整体降低。

同时,工匠群体内部明显分化。一部分工匠掌握核心资源,成为高级工程师,地位上升,接近于资本家、贵族;另一部分工匠被困在流水线上,变成计件工人,地位和普通工具差不多。现在流媒体平台掌握了用户观看信息,可以摆脱影视作品的创作玄学,用流水线模式,提供大量定制产品,所以编剧也必须体会产业升级和生产标准化的压力了。

美国编剧的诉求,和历史上各种感受到竞争压力的工会或者行会差不多,主要诉求甚至不是增加工资,而是要求保证工作的稳定性,其次希望恢复传统的上升空间,反对垄断平台把编剧当成随时更换的流水线工人。这是典型的保守工匠思维,是面对产业升级的消极防御,虽然不难理解,但一般来说意义不大。

其他方面,编剧工会可以说是继承了传统工匠的自保心态,但编剧反对使用AI工具,是非常有21世纪特色的诉求,具体是怎么一回事?

这其实也可以看成传统的工会诉求,禁止廉价外来劳工的竞争,保护现有工匠的相对高工资。唯一的变化,是最新的廉价劳工可能不是人类。

和传统的有线电视网、录像带出租连锁店相比,互联网流媒体有更强的跨文化圈能力,必须更多地考虑全球市场,同时也会因此雇佣更高比例的外国文化工人,帮助平台节约成本,吸引其他文化圈的观众。最典型的例子是2021年网飞平台投资的全球爆款电视剧《鱿鱼游戏》,开启了网飞韩剧的成功模式。今年4月底,网飞宣布,未来4年投资25亿美元,在韩国制作更多的电视剧、电影和真人秀。这也是美国本土编剧罢工的原因之一。

从编剧的视角看,ChatGPT一类语言AI可以帮助人类编剧丰富人设,细化情节,但暂时不能直接创造有逻辑、有感情的长篇故事。所以和海外廉价人类同行的竞争相比,AI竞争的压力还不迫切。

同时,普通编剧已经普遍使用AI提高工作效率了,所以编剧提出的限制AI诉求比较弱,只是未雨绸缪,避免AI成长为全面竞争对手,比如说反对把人类创作的剧本拿去训练AI。另外,他们反对用AI来修改已经成型的剧本,担心影响人类编剧的著作权。

这些诉求,也同样体现了历代工匠的保守和短视。几个月前,曾经有一批画师集体抵制AI,想阻止AI学习当代人类美术作品,理由是侵犯版权。但同样是这批画师,自己成长的时候,学习了几千年来所有历史知名画家的作品,并没有想过什么版权。至于说用AI修改人类作品,很显然大多数工匠的态度是:我可以自己在家干,但别人不能公开干。

自相矛盾的保守诉求,也许可以在行业产生情感共鸣,但一旦超出行业边界,就只能在普通人群体引发厌恶和嘲笑,所以我不认为这些诉求有什么积极意义,连编剧工会自己都不太在乎AI相关条款。

除了次要的AI问题,编剧工会有哪些主要诉求?

工会最主要的诉求,是打破“迷你编剧室”模式,减少探索性内容的比例,多拍正片,给编剧提供更多稳定的工作机会。如果不行,就用强制条款增加雇佣岗位,用不上也得雇人。

具体来说,编剧工会要求:每一季新剧,要是不足6集,就必须每集至少一个编剧;要是超过6集,就必须雇佣6个以上的编剧,而且每多两集,至少再增加一个编剧。同时编剧工会要求制定最低雇佣周期,不能随便更换编剧。用中国人熟悉的话说,编剧工会要替普通编剧要“编制”,至少在同一部剧的制作周期内有“编制”。

其他的诉求,还包括提高最低工资,让新人编剧拥有更高收入,以及修改目前的分成模式,让流媒体平台提高热门剧的编剧收入分成。

面对工会的罢工威胁,资本一边也有自己的松散组织,制片人联盟,缩写AMPTP。无论是从现实还是从历史来看,制片人联盟都不太急。因为只有脱口秀节目需要即时剧本,直接受罢工的影响,其他电视剧在开拍前就写好了剧本,今后几个月都会有拍好的内容陆续交付。这次罢工从五月初开始,除非持续到秋季,否则美剧会按时更新,观众甚至不会意识到发生了罢工。

编剧也知道只有长时期罢工才能威慑制片人。从历史来看,美国编剧工会几次大罢工,无论输赢,都持续了很长时间,最长的一次是22周,2008年的罢工也持续了超过100天。为了打持久战,编剧工会通过长时间的会费积累,准备了超过2000万美元的罢工基金,用来补贴失业的工会会员。

除此之外,编剧工会还到处找文化名人扩大罢工的影响力。比如《权力的游戏》作者乔治·马丁公开发言,说当前编剧行业的“迷你编剧室”模式令人厌恶,编剧工会必须获胜。目前双方谁也不像妥协的样子,罢工可能还要持续很长时间。

527期睡前消息关注过美国铁路工人罢工问题。当时各家铁路工会联合罢工,在拜登政府的干预下,得到了资方较大的让步。督工,你认为这一次编剧工会罢工,能复制铁路工会罢工的成功吗?

非常困难。在互联网流媒体时代,平台和制片人的资源更集中了,可以团结起来压制编剧,比如说到英国、澳大利亚这些英语国家购买编剧服务,应对手段明显超过铁路公司。所以编剧工会获得成功的难度更大。但如果和铁路罢工对比,这还不是问题的重点,核心问题是编剧工会自身太虚弱。

首先,罢工最主要的谈判筹码,就是破坏经济的能力,而编剧和铁路工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力差的太多。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铁路网,美国几乎所有实体经济部门,以及主要商业部门,都要靠铁路网提供廉价运输服务,所以政府必须全力避免铁路停运。至于文化产业,虽然也给美国提供了很多顺差和税收,但毕竟不会直接影响其他经济部门,影响力局限在行业内部。真要是热播美剧不能上线,有些政客可能还会好奇,到底对经济是破坏,还是有促进效果。所以政府不会太在意编剧罢工。

其次,从团结统战能力来说,编剧和铁路工人差远了。去年铁路工会威胁罢工,是各个工种、各个职业的联合罢工,从巡道工到服务员都参加。这在经济上制造了不可替换的劳动缺口;在政治上代表了几十万选票的倾向,所以两党政府都必须重视,就算不站在工人一边,也起码要主动给双方谈判创造条件。

编剧工会只有1.1万名会员,在文化行业内部只是一个工种,其他的演员、摄影师、导演都没有跟着一起罢工。仅仅从规模上看,编剧工会罢工,只相当于铁路工会下面的一个分会单独提出诉求,肯定不会受重视。

最后,编剧职业内部也不团结。

铁路是一个成熟的工业门类,几乎所有职位都有上百年的经验可以参考,都要使用机械化的标准工具。所以,资深技术员和普通体力工人的收入差异最多六七倍,并没有数量级的差别,可以彼此勉强承认是同一个阶级,团结起来和企业作斗争。

文化领域的收入分化明显超过了铁路工人,编剧如果做出一部全球畅销的热播剧,再绑定几个其他人很难插手的IP概念,收入可以比同行的平均水平高几十倍。在这些超级编剧看来,所谓同行,可能给自己当实习助手的资格都没有。所谓的联合罢工,基础并不牢固。

112期睡前消息,我们关注过国内网络作家发起的“五五断更节”,一些网络作家抗议网文平台的不合理条款,发起断更活动。当时我是这样评价的:

……至于过去的抗议为什么无效,这和作者群体内部的分裂有关系。

刚刚过去的“五五断更节”,看起来声势很大,但仔细看,那些收入比较高的知名作者虽然很赞同,但基本没参与。真正敢于放弃更新利益,和公司斗争的,都是一些收入微薄的普通作者。这一方面说明知名作者的利益大,舍不得放弃,另一方面也说明,这次的恐慌主要覆盖普通作者,对知名作者冲击不大。

……

这些条款看起来很可怕,但实际上普通作者享受不到,普通作者一般拿的是分成合同。只有效益很好的作者,才有资格用买断合同。所谓买断,就是书站承诺给作者一笔很丰厚的保底收入,如果效果好再给分成。苛刻条款是用来交换保底收入的。所以,大多数拿到苛刻条款的作者,其实在偷着笑,并没有抗议的动力。如果普通作者替他们抗议,他们当然也表示善意支持,但自己是不会直接参与的,甚至还会站在书站一边辩解。

网文行业和编剧行业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内部分化巨大。优秀的作者提供的文化产品价值,可能是普通作者的几百上千倍。某些最优秀的编剧,身份上可能就是导演甚至是制片人,比如拍《教父》的大导演科波拉,拿过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也拿过剧本奖。我相信这种人才到了互联网时代也不会落伍。

如果强行把这些优秀编剧和普通编剧拉到一起反对新的生产模式,他们嘴上可能不反对,心里想的一定是“我为什么要反对自己”。至少那些拥有知名度和署名权的资深编剧,本身就是“迷你编剧室”模式的受益者,可以分享流媒体平台掌握的用户信息资源,把自己的才华用到最有市场价值的方向,拿到天文数字的分成。

所以他们罢工的的动力明显不足,甚至是厌恶僵化的传统制作模式,认为回到旧模式将压制自己的发展,让劣质同行蹭自己的才华。所以我估计这次编剧罢工拿到的让步,恐怕既不如铁路工会,也不如编剧工会历史上多次罢工的效果。

美国编剧,是一个离我们很远的行业。空间上远在美国,时间上需要用几个时间才能改变文化产品内容。今天花了大半期内容介绍他们的罢工,原因是刚刚发生的的罢工在历史和未来都有一定的代表性。

从历史看,产业升级会导致工匠阶层内部分化,让一部分小资产阶级抓住机会赚大钱,更多的小资产阶级失去博弈能力,下降到自己看不起的简单劳动力阶层。所以,产业升级的时候,是劳资冲突最尖锐的时候,职业群体分化是最好的罢工理由。

但是,职业群体群体分化,往往也是罢工失败的核心原因。因为任何工会斗争,都必须有一批骨干出来组织发动,才能让企业让步。而在行业内部,工作能力差的人没有任何号召力,斗争骨干往往也是工作能力最强的人、是保持了学习惯性的人。和普通的工匠相比,他们最有机会跟上产业升级的节奏,拿到更高、更稳定的收入。所以,随着产业升级之后的新生产模式逐步展示自己的力量,骨干力量就会快速流失,扔下最差的一批工匠,接受资本的安排。

最近十几年,互联网流媒体兴起,通过收集更全面的用户数据,召集编剧定做产品,实际上剥夺了编剧的自主权,也相应打击了编剧的经济收入。这种变化显然是一种产业升级,但还不是摄像机、彩色电视那种颠覆性的产业升级,所以我们看到编剧罢工同时表现了上面说的两个特征——既有产业升级带来的劳资矛盾激化,又有内部骨干流失带来的斗争能力弱化。理解编剧工会罢工的原因和结果,就能用类似的模式去理解历史上大多数劳资冲突。

往未来看,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工人,早就是劳动阶层的少数派了,因为自动化和机械化淘汰了大多数仅有肌肉的工人。现在的普通劳动者,能占住自己的职位,多少都是带着一点技术和行业壁垒,多少都要在工作中发挥一点创造性。放到19世纪,我们的生活状态都算小资产阶级,至少也是技术工人。所以,当代中国人有必要关注美国编剧这个典型群体,看看这些做“创造性工作”的白领,在产业升级的年代会遇到哪些挑战,会做出哪些有效应对。在AI越来越强的2023年,这是普通人不能忽视的全球性问题。

前环球时报员工付国豪2019年参与了香港事件的报道,曾经以英雄记者的形象被树立为全国典型。2021年,付国豪抑郁而死。最近,付国豪的父亲忽然发言,指控胡锡进和环球日报社要为付国豪的死负责,要求胡锡进到付国豪墓地拜祭道歉,表达最基本的尊重。

督工,你怎么评价付国豪事件?

付国豪也在媒体行业工作,对于媒体人来说,最好的评价方式,就是看合订本。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4年前,付国豪的名字刚刚登上媒体头条的时候,把后续四年的事实摆出来,普通中国人会怎么看。

比如说,现在我们知道,付国豪会安全回到大陆,但很快抑郁而死;虽然他在香港自称记者,但是一直到去世,环球时报自己公布的记者名单也不包括付国豪的名字。还有,在付国豪去世后,胡锡进和其他同事大量删除自己关于付国豪的发言,甚至不许其他人评论。这些事实摆到4年前的中国舆论场,中国人民怎么评价,我就怎么评价。

其他方面,我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普通人上网讨论付国豪事件的时候,经常提到的一个词是“编制”。很多人都关心一个问题,就是被树立成全国典型的明星记者,在法律上,在待遇上,到底是不是临时工。

环球时报社持有记者证人员名单公示_涂蕾_张卉_杜海川

编制成为主要问题,反映了2023年的国民心态。在经济停滞的大背景下,在体制内单位默认终身雇佣制的时代,普通人已经形成了两条共识:干活没有编制不会受重视;临时工的待遇一定和有编制的员工不一样。尤其是基地设在北京的中央单位,肯定是临时工冲在第一线,加最多的班,冒最大的风险,拿最少的钱,而且也绝不会有晋升机会。

付国豪成为媒体热点,首先是因为冒风险去了新闻现场,摆出了中国记者的身份。但是2021年2月,环球时报社依法公示过新闻工作者名单,里面的确没有付国豪。之后几个月,付国豪抑郁而死,这种事实摆在面前,我非常理解网民的关注重点。

至于环球时报到底怎么确定编制,怎样分配记者证,我作为外人不知道,但网上的公开资料可以提供一些线索。

这里我先回顾一下3月份的563期节目,结尾我推荐了一个搜索关键词“京内生源”。用“京内生源+岗位”做关键词,看搜索引擎的信息列表,可以发现一大批中央机构给北京户口留了近一半的招聘指标。

所谓“京内生源”,就是家庭户口在北京的学生。外地学生考大学到北京,集体户口不算京内生源。而付国豪是天津人,虽然高考录取待遇和北京差不多,但是毕业后找工作,成功率还是和北京本地户口有明显落差,去环球时报也不例外。

这里我要解释一下,环球时报是人民日报的附属品,前身是1993年人民日报社出版的《环球文萃》,1997年改版到现在的样子。环球时报的人事关系要放在人民日报社框架下管理。今年环球时报招聘,信息要到人民日报社2023年招聘公告去查。这是年轻人进入环球时报的标准通道。

人民日报社2023年招聘公告,74人

公告写得很清楚,环球时报系统今年一共有16个岗位向社会开放,其中有9个留给京内生源。如果扣除做大健康产业的4个人,是12个岗位向社会开放,有7个留给京内生源。如果看往年招聘信息,京内生源的比例也差不多,维持在一半或更多。

央企招聘 | 招85人!人民日报社2021年校园招聘火热进行中~34类岗位需求!_新闻

人民日报社2022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去年,付国豪去世的消息刚刚传出来的时候,我说付国豪是极少数敢于去一线采集信息的媒体人,在当前的中国,是非常稀缺的人力的资源,值得每一家媒体重视。

但我也不认为其他年轻人就一定比付国豪差,每年一定还有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带着同样的新闻理想,带着同样的勇气和期待,想进入媒体行业,其中大多数的父母并没有北京户口。我希望他们和同龄人平等竞争,凭能力和功劳换取机会,不要被京内生源的名额限制机会,更不要被记者证或者其他所谓的编制打击积极性。否则再“正能量”的成就,最后还是要变成翻转打脸的悲剧。

回头再看前面的美国编剧罢工事件。面对互联网新文化产业的冲击,编剧工会拿出来的核心方案,不是提高编剧的生产力,不是扩大编剧工会的全球同盟,而是怀念“过去的好时光”,要求在每一部影视剧中保留足够的“编制”,希望那些已经跟上新时代的超级编剧,能停下来等一等跑不快的同事。这些消极的诉求,几乎注定了罢工的效果会越来越弱。

可以说,从长期来看,胜利总是站在“编制”的对立面,因为维护“编制”的团体,一定会限制最有能力的年轻人,把潜在的盟友逼成敌人。

太平洋两岸的中美两国,谁能主动打破旧生产模式,激发年轻人的创造力,谁就能占据未来几十年的主动权。

594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文字内容随后发在睡前消息编辑部公众号,视频同步在微博“睡前视频基地”更新。我们周日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