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迁移至 vitepress,同步新内容(如高见)! 不过仍可访问旧版,但不会再有内容更新
x
Skip to content

【睡前消息220】中国十大岛屿,九个和铁路有缘

大家好,2021年1月8日星期五,欢迎收看220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新闻。

督工,去年年底,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平潭海峡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投入正式运行,火车开到了第七大岛,距离对面的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只有120公里,督工,中国还有哪些岛上可以看到火车?

平潭岛通火车之后,中国十大岛屿,已经有5个开通铁路了,如果再等几年,还有更多的岛上可以看到轨道交通,我们可以从大到小列举一下。


第一大岛是台湾岛,19世纪还没割让给日本的时候,巡抚刘铭传就开始修铁路了。日本占领期间除了沿海岸修干线,还修了几千公里的森林铁路,山地铁路,台湾省一度是中国铁路运输最发达的地区,1950年的铁路里程相当于中国大陆的七分之一,现在也有1000公里质量相当不错的铁路。

第二大岛是海南岛,2015年底已经建成环岛铁路,沿线任意两市县间3小时内通达,相信大多数观众也了解,这里不再多说。

第三大岛是上海崇明岛,现在没通铁路,但是有一条市域铁路在建。2019年,轨道交通崇明线列入了上海市重点建设项目,当年开工,规划工期5年。2024年我们可以坐地铁去崇明。

另外,根据《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长江口附近还有一条沪崇线过江通道,未来可能越过崇明岛,通到江苏省的启东市,未来是崇明西部的对外通道。崇明岛迟早会有真正的火车站。

沪崇启铁路规划:连接上海浦东、江苏启东等-上海搜狐焦点

中国第四大岛是浙江舟山岛,上面有个地级市,现在没通铁路,但是去年10月,浙江省发改委批复了从宁波到舟山岛的甬舟铁路,12月22日已经在舟山开工了,工期6年。2025年舟山通铁路。

第五大岛,估计会让很多人意外,不是海岛,而是长江中间的江苏省扬中岛,本身是一个归属镇江市的县级市。这里通铁路,如果不想变成终点站,就要新修长江铁路大桥,而长江要保障通航,大桥不能太低,火车要通过很长的引桥慢慢爬上去,这个引桥长度和扬中市的宽度差不多,所以扬中市的地位很尴尬,暂时看不到修铁路的明确计划。

镇江市人民政府

第六大岛是广东湛江市的东海岛,位于湛江市东南部,2018年初已经通铁路了,这是一条企业专用线,宝钢湛江钢铁基地和中科炼化项目要使用这条铁路。

第七大岛是开头提到的平潭岛,刚刚通车。

第八大岛是辽宁长兴岛,长江以北的第一大岛,从地图上几乎看不出是岛,但是的确和大陆隔着一条几十米的海峡。所以这里的铁路比较早,2010年就开通了。

第九大岛是福建南面的东山岛,上面有个东山县。国民党退到台湾以后最大的一次反扑,就是1953年胡琏企图攻占东山岛。所以这里是海防前线,工业建设有点滞后,又不像厦门岛那样正对着国民党驻军,所以一直没通铁路。

漳州市十三五规划中,提到过厦深铁路东山支线,但是一直没动起来。

此外福建发改委的2017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提到过有一条漳州区汕尾的漳汕高铁,东山也在努力争取本县设站,希望东山人民能实现愿望。

第十大岛是浙江省玉环岛,上面有个玉环县级市。几十年前玉环岛和大陆之间的海峡被填掉了,所以现在严格来说是个半岛。但是最近几年,玉环岛又重新挖开了海峡,要修一座大桥跨海。2020年大桥基本完工,所以这也是一个不通铁路的海岛。

又近了!就在今天,漩门湾大桥“月环桥”顺利合龙!_玉环

玉环市是全国百强县,连续几十年不仅不通火车,还不通高速公路。2018年高速公路修到玉环市,2019年,杭绍台高铁的温岭至玉环段开工,目标是2023年国庆前建成通车。到时候中国又增加一个通铁路的海岛。

所以,中国前十大岛屿,最后一个通铁路的反而可能是最深入陆地的扬中市。如果目前的建设计划都顺利推进,几年后其他9个岛屿都是铁路岛。

今年元旦,台湾军方举行了军衔挂阶仪式,三个军医院和一个研究所的上校提升为少将,加上台中总医院的院长按程序提升,一次性就增加了5个少将。台湾省这么小,仅仅军医一个类别,就能一次增加 5个少将,总共有多少将军?

百度安全验证

这次提升以后,台湾现役将级军官增加到295个。军队总数二十万出头,差不多700人一个将军。就算不和中美俄这种大型军队比,在中小型军队里也是偏高的。作为曾经的列强,英法两国从二战后就开始缩减军队,到现在两国的少将以上将军都是两百名左右。韩国的军事形势和台军有点相似,但是台军的官兵比例比韩国高出50%。我们只能说,和过去几十年比,眼下台军的将军数量已经算是很合理了。

在蒋介石统治时期,台湾当局养了800现役将军。当然那个时候台军人数也多,为了“反攻”目标,台湾长期维持五六十万人的部队,还要照顾和老蒋一起逃亡台湾的新老军阀,甚至还要考虑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的扩军需求,所以当时的800将军还不算太夸张。

但奇怪的是,随着蒋家政权倒台,台湾彻底放弃“反攻”目标,军队的官兵比例反而快速上升。陈水扁当政初期,台军在经过了精实,精进两个裁军案后,军队规模已经缩减到三十万以内,但是还保留了接近700名将军,400人就有一个,这才有了“台湾将官比例全球第一”的说法。和当时相比,现在20多万人差不多300将军,算是有进步。

陈水扁时期为什么保留那么多将军?

这和台湾的省籍矛盾有密切关系,台湾早期的大陆移民是“本省人”,随着国民党逃亡迁入的移民是“外省人”,本省人和外省人的比例差不多是8:2。台湾长期实行征兵制,所以士兵的省籍比例和实际人口比例一致,大部分基层士兵都是本省籍,他们是不愿意当兵的,支持裁减士兵数量。

但是,蒋介石时代留下的军官几乎全是外省人,蒋介石时代的台湾军事教育系统也明显向外省人倾斜。这一方面形成了一个非常稳固的“外省籍将官团”,另一方面也导致本省人对军校教育非常排斥。2000年国民党下台以后,无论陈水扁还是蔡英文都努力提拔本省籍将官,但是由于本省人长期不愿意报考军校,到2018年,台湾四大军校的外省籍学员比例依然超过一半,远远高于省籍人口比例。

高级军官因为籍贯和私人关系而抱团,所以能团结一致抵制裁减高级军官的改革。台湾主持精实案的沈方枰中将就说“国军裁10万兵简单,反对党立委都不啃声,裁10个将官缺,吵的全军闹翻”。比如台湾2010年之后的战略是“专守防御”,大幅度减少福建沿海岛屿驻军,但所有“防卫司令部”的编制基本都保留。马祖,东引这两个指挥部长期配备一个中将和五六个少将,管理部队不过一两千人,有所谓“一连一将军”的说法。现在台湾将官比例高,很大程度上是这个阶段的遗留问题。

世界上还有哪些军队的将军比例比较高?

全世界军队都在向高科技军队转型,传统的步兵单位越来越少。将军多的地方,往往是两个原因,冷战遗产,或者军官贵族化,裁不掉。台湾就是这两个问题各占一半,其他有类似问题的地方,也会有过剩将军。

柬埔寨当年也是冷战前线,首相洪森当年的同事和敌人都还活着,需要他用军衔去收买,所以,虽然人口和军队规模都只有台湾省的60%,但是柬埔寨少将以上军官有一千多人,上将超过60个。我们1955年授勋时,上将以上军衔也不过75人。

不过对于柬埔寨而言,军衔本身并不一定代表权力,往往是洪森用来减少政策阻力的奖品。比如说,比如前年因为建筑事故,西哈努克省省长被免职,然后就拿到了上将军衔。根据柬埔寨法律,准将以上军衔非经过明令剥夺,永不失效。所以,如果你遇到一个柬埔寨将军,不用太当回事,直接看作封建时代贵族爵位的山寨品就行,毕竟柬埔寨还有名义上的国王。

如果只算有权力的将军,分布最密集的地方还是那些在冷战中扩军,之后变成军政府的国家。比如说泰国缅甸。这两个国家的军衔依然具有很强的职级功能,所有带军衔的人都要有一个相应的军事职位。现在泰国军队三十几万人,少将以上有600人,缅甸军队四十几万,少将以上有800人,都是500人有一个将军。

由于军队的优势地位,这些军人经常在军政商三界走旋转门,比如泰国空军上将查力. 普克巴苏克,他在担任泰国空军总参谋长后,又担任了泰航董事长,然后被拉马九世选为泰国枢密院成员,在这期间他一直保留泰国空军副司令的职位。

总的来说,将军比例高,说明军队内部矛盾复杂,只能用保留职位的方式化解一部分矛盾。所以,这些几百人就有个将军的军队,比如台湾军队,战斗力高不到哪里去。

——广告——

大家好,我是马前卒工作室的会计魏峰,想和大家聊聊财经话题。马督工早就对外宣布了,马前卒工作室没有帮大家赚钱的能力,也不建议普通人用自己的钱做风险投资。但是,省钱也是赚钱,我和大家分享一些财经方面的背景资料,也许能帮各位规避掉程序性的风险,至少可以给亲戚朋友做一点善意提醒。今天我想先聊聊股票退市问题。

去年12月14号,沪深交易所发布修改股票上市规则的通告。全面修订了股票退市标准。新标准大幅降低了股票退市的难度,以后,有人再炒作ST类股票,风险会比以前大很多。

ST是“特别处理”的英文缩写,从1998年开始,中国股票交易所用ST标识提醒股民,要注意这些股票背后的上市公司,因为它们在财务或者其它事项上有异常状况。当然,也有很多人愿意冒风险,觉得自己能避开水下漩涡,愿意到ST板块以小博大。

股票被“ST”,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连续亏损,甚至已经资不抵债。按一般的交易所规则来说,实在不行的股票就应该摘牌下市。

但中国股市上市审批制度严格,每年能上市的企业数量有限,排队等待的公司太多。上市企业资格本身就是一种稀缺商品,可以抵消一大块债务。

有的企业会买下一家市值不高的上市公司,然后宣布资产重组,把自己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实现换壳上市。在股市上,这种低市值和异常类的股票有一个别称: “壳资源”。

过去20年,“壳资源”很值钱,所以企业实控人会想尽办法保护上市公司的资格。通过会计手段凑数据,钻规则的漏洞。当然,有规则,就要允许别人钻漏洞,凑数据也可以算是技术操作。但很多企业靠会计手段也无法再维持面子的时候,就会直接编造利润、虚构营收。

还有的上市公司被大股东当成提款机,占用大量资金;或者是实控人伪造利好,不断在股市上圈钱。之所以他们敢这样乱来,核心原因是原有规则处罚违规的力度太小。

现在新的退市规则来了,一句话总结,就是降低退市门槛,简化退市流程。以后再要投资ST类股票,和有其它异常状况的股票,就要有冒更大风险的觉悟。

我们详细对比一下新旧退市规则:

新规则下,股票退市原因仍然分为四大类。财务类、交易类、规范类和违法类。但是核心的升级条款都集中在整治虚假财报方面。

以交易类退市规则来说,在旧标准下,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进入st警示,连续三年以上亏损,或者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股票面值,才会进入摘牌退市名单。

于是,很多ST股票的财报,在连续亏了两年以后,虽然第三年经营基本面并没有太大变化,但账面上会突然盈利。不管是监管机构还是第三方,都知道这必然是用技术手段玩弄财务数据。但在法律上,要充分证明作弊成立,需要很高的成本。所以,一些僵尸化公司能继续在股市上混,等待别人来买壳。

新标准把触及ST时限的缩短为一年,把亏损退市的年限缩短为两年。 但更严厉的地方在于首次设置了净利润细化考核指标。年度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的企业,就算连续亏损也不直接判定需要退市。但如果收入少于1亿,账面上有盈利也不代表安全,还要继续查利润来源,非主营业务带来的都要扣除。以后非房地产上市公司,不能再指望靠卖房摘掉st的帽子了。

新标准还规定,在连续两个年度中,财务数据可以交叉适用,这也是一个严厉的条款。

现在的劣质上市公司,很流行一种简单的套路——瞒报当年度部分营业或利润,转移到下一年度,制造更好看的报表数据。新标准规定,上一年度完不成营收和利润指标,直接进入警示板,下一年度不再需要两个指标出问题,任何一个不达标,就会直接启动退市流程。上市公司要保住位置,以后必须同时刷两个主要财务数据,难度明显增加,玩跨年游戏的概率就会小很多。

针对编造假数据,伪造假财报,新标准还从第三方监督角度增加了多条规定:

比如说,年报、半年报再发现重大缺陷,不再有“三次警告”流程,不改正, 直接退市。

董事会半数以上董事不签字保证,年报、半年报的真实、准确、完整性,不再给改正机会,直接退市。

进入风险警示状态的公司,如果次年度审计报告,会计师事务所保留、否定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直接退市。

这些规定给了审计师空前的决定权,也对国内审计行业提出了新考验。

前些天,部分地区发生信用债违约事件,国内评级机构信誉受到了不轻的伤害。但和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历年对一些上市公司的审计相比,评级机构已经算干净了。

现在推出新规则,监管机构和交易所特地声明,老事旧规,新事新规,重新开始,不究既往,希望第三方机构以后能更好的当好市场守门人。

不过,新标准刚刚发布,已经有两家ST股票被认为在劫难逃。其它ST股票也全面下大跌。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崩盘是好事,说明新规则真的有用。 过去几十年,中国股市的股票退市标准门槛设得特别高,理由归根到底都是一句话——“保护股市”。但多次大规模股灾,尤其是2016年的股灾证明,就算股市不完全市场化,依然会有失控风险。

从近年财经管理当局的政策看。对于放开市场、提高风险的问题,现在的监管层态度很温和,立场很坚定。关注睡前消息的朋友应该记得2020年下半年的新闻,施工队多次提到过国内债券打破刚性兑付,银行破产重组的消息。

过去很多人觉得债券和银行有国家托底,现在国家真的放手,天并没有塌下来。监管当局增强了信心,以后多半会进一步放手。

从中国大陆股市恢复的第一天起,“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就被印在每个开户许可上。最近有兴趣增加投资的朋友,不妨把这句话再大声读几遍。

最后分享几条2020年底的简讯

12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1月1日起,由人民银行承担动产和权利统一登记职责。

土地和土地上的附属物属于不动产,比如说房子就是不动产。其它有形和无形资产都可以归类为动产和权利。现在动产要统一登记主管机构,是为了配合《民法典》的实施。反过来说,动产和权利全国统一登记即将实现,不动产登记的全国联网也不会远了。房产税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

12月20日,因为大股东占用资金问题未予解决,君康人寿董事长被监管机构免职。监管层直接介入人寿保险公司内部管理,强制更换实控人。上一次监管层这样处置企业,已经是建国初整理帝国主义公司的时代了。

监管层的操作突破惯例,说明政府对风险事件的控制方式在变化,以后会更加趋向于在爆发前就介入。

财经话题说完了,我回来做个结尾。上期节目我提到了加班问题,有观众问,马前卒工作室的工作时间是怎样的?

这里我介绍一下,马前卒工作室只有一个硬性规定,就是周一到周五的上午十点要开会,讨论节目内容,连蛋卷也要参加,其他的约束一概没有。有人加班,有人早走,有人出去办私事,和我打个招呼就行。因为我相信两点,一是创造性的产品不可能靠外部压力催出来,二是很难把一个话题分给两个人做,必须给每个人留足够的独处时间。所以,办公室的气氛更像大学宿舍,很多选题都是在聊天中间确定的。另外,我自己每天晚上有固定的3个小时整理当天新闻,坚持了差不多5年了,但这和其他人没关系。

办公室的福利不多,但是还有一点比较像大学,就是鼓励大家读书,买书一律报销。今年如果经营状态好,我们考虑增加节目的制作量,要多邀请一些有各行业工作经验的朋友来一起创作,希望我能早点发出邀请。

好,220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感谢各位收看。睡前消息节目每周二,周五,周日在各视频平台更新,微信公号上的“睡前消息编辑部”每日提供最新资讯列表,欢迎大家关注。我们周日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