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迁移至 vitepress,同步新内容(如高见)! 不过仍可访问旧版,但不会再有内容更新
x
Skip to content

【睡前消息272】郑爽日薪208万,付钱的人很清醒

《郑爽日薪208万 付钱的人很清醒》

简介:郑爽1.6亿片酬事件;法国改革国家行政学院。

封面:

日薪208万

有多少归郑爽?

推送:1.6亿合同事件后,“爽”成了一个计量单位,用来形容收入差距。但是,在这个荒谬事件中,郑爽自己也只是一个“工具人”。郑爽和背后主谋的财富差距,可能比我们和郑爽的差距还大。

转发推送:明明说郑爽,怎么把冯小刚拉下水了?

大家好,2021年5月9日星期日,欢迎收看272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新闻。

督龚,郑爽张恒离婚诉讼,揭开了郑爽的1.6亿合同, 208万日收入制造了好几个网红计量单位。前些年关于明星巨额收入,有相当多的新闻,但当时的高薪,往往也就是几千万,之后各个平台推出了限薪令。现在郑爽一个二线明星,为什么拿到的合同反而比前几年的更夸张呢?

因为这片酬只有一部分是给郑爽的,其中还包括担风险的补偿。虽然我也很羡慕郑爽这个工具人的身份,但关注的重点不应该是郑爽的收入,而是和她签合同的企业。

前几年我们谈论的的高片酬,虽然有泡沫成分,但性质上真的是换明星出镜的钱。大流量明星也就是赚几千万,黄晓明夫人拿八千万都能震撼整个演艺圈。现在郑爽一个二三线人物都能一亿六千万,核心原因在于拿钱方式变了。

之前的高片酬,扣除泡沫之后,主要是国有电视台的腐败问题。电视剧和电影不一样,不是拍好了等着观众付钱,而是由电视台先出钱买下来。观众是否喜欢,那是后面的事情,首先要保证电视台的采购人员认同电视剧。所以当时都说,电视剧年轻男主角谁上谁下,要看电视台中年女性的审美观。

几亿的国有经费,由几个人做非常主观的判断,必然滋生腐败,制造回扣潜规则。当时那些些拿高片酬的演员,尤其是本身没啥名气却突然冒出头的演员,可能签几千万的片酬合同,自己到手只有几百万,差额绕几个圈,给了电视台的采购人员。

接下来几年,类似的合同被扯出来,引发了娱乐圈查税,整个演艺行业都被所得税吓死了。因为如果按合同金额算,演员实际拿到手的钱,可能还不够缴税,立刻就要破产。

但是,随着电视媒体本身的衰落,电视剧高片酬问题也自然消灭了。过去十几年的电视剧收视率基本上是编出来的,动不动就百分之十几,只要敢造假,总能骗到领导和广告商,为虚高的片酬买单。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根本不看电视,再怎么做数据,也很少有哪部剧能覆盖1%的人口,广告商无论如何不会出大价钱。

到了2018年秋季广告拍卖,龙头中的龙头,湖南卫视都只拍了三十几亿,只有十年前的一半。很多卫视一年的内容采购成本只有两三亿,要靠广播电台的收入来发工资。所以电视台的总购买力不断下降,片酬无论真假,都不会太高。就算没有限薪令,电视剧高片酬生态也自然消失了。

现在郑爽这1.6亿片酬,和当年的片酬不一样,要分成两部分。4800万直接转入郑爽经济公司的账户,另一部分1.12亿以增资方式收购郑爽母亲公司的股份。要是把这1.12亿也算成郑爽的片酬,影视圈的高薪可就太多了。

这几天还有个新闻,冯小刚和华谊兄弟2015年签署的对赌协议结束,冯小刚输了,赔给华谊兄弟2.35亿。但是,当年华谊兄弟入股他的公司,冯小刚刚签字,自己的公司就进账10.5亿,现在因为利润不合格从这10.5亿里面赔了2.35亿回去,理论上还是进来8亿多,再加上另外2.35亿持有5年的理财利息,。

过去5年,冯小刚只拍了四部电影和一部电视剧,忽略单独支付的导演片酬和分红,仅仅是华谊兄弟的协议,理论上说,就能让冯小刚的公司从每部作品得到1.5亿现金。细想起来,冯小刚和华谊兄弟的合同比郑爽片酬更不合理。

冯小刚公司的合同,代表了2015到2017年的潮流,大量上市企业通过定向增发募资,用金融市场上的钱收购明星工作室。而这些明星工作室的资产,往往只有明星的个人工作合约,甚至部分工作室连锁定工作合约都没有,不限制明星在其他企业从事演艺活动获取收入,还是能把股份卖出高价。2016年吴奇隆的个人公司稻草熊影视出售股权,风头上的上市公司暴风科技拿出10.8亿,要买60%。

上市企业高价收购明星工作室,目的是什么呢?

首先可以排除靠明星赚钱的想法。这些收购谈判,有的提出了对赌协议,有的甚至连对赌都没有,比如唐德影视曾经企图收购范冰冰工作室,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当初的条件是拿4亿多投资,掌握范冰冰的经纪人代理权,只要10-15%的分成。范冰冰必须在接下来十年赚到近百亿的演艺收入,才可能对得起唐德影视的现金,但这显然不可能。

所以,符合逻辑的推理是,被收购的明星工作室自己根本不能掌控这笔钱,投资方用各种方式把大多数现金又拿回去了。当年冯小刚工作室被收购,还是华谊兄弟直接买股份,钱直接到了冯小刚个人手里,之后有什么操作也是冯小刚自己来。郑爽这一次拿钱,是增资方式,投资方给的钱都留在了公司账户上,而北京文化增资后成为股东,高管和实控人也能继续控制这部分资金。最后这笔钱到底归谁,我们并不知道。

所以,郑爽代表的新一代高片酬问题,性质上还是洗钱,只是过去的高片酬洗电视台的钱,洗国家的钱。现在的高片酬洗公司的钱,管理层把金融市场上募集的资金,用不合理的高价花出去,再想办法变成自己的私人财产。

国家很早就注意到类似问题了,用很多手段限制上市公司高管,不能让他们把股民的钱轻松洗出来。2016年证监会否决了上市公司收购吴奇隆、范冰冰等工作室的计划,严厉禁止上市公司在影视行业搞定向增发收购。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找不到政策上的增量,就只能惦记存量,想办法去洗公司的现有资金,偷股民和投资者已经放进来的钱。

和郑爽签订阴阳合同的北京文化,全名是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之前做过几个很有名的电影,比如《我不是药神》、《战狼2》。他们和郑爽签约的2019财年,压中了超级爆款片《流浪地球》,今年春节档又吃到了《你好,李焕英》的利润,按道理说应该赚大钱。

但是, 2019财年前三季度,北京文化盈利只有1.27亿,第四季度亏损24.32亿。上周,4月30日,他们发布财报,2020财年又亏损了7.67亿。2019财年,北京文化的营业收入总共8.55亿元,2020财年只有4.26亿元,亏损总是明显大于收入,甚至多了好几倍,最合理的解释是,几十个类似于郑爽的合同把钱洗走了。

去年4月29日,,北京文化的大股东、前任副董事长娄晓曦公开爆料,指出高管宋歌、张云龙巨额财务造假、证券欺诈和职务侵占。现在北京文化公司已经ST且跌停了,关于北京文化公司金融问题的斗争才刚刚开始,郑爽被曝光的1.6亿合同,只是资本大战中一个小小的信号弹而已。

这么说,郑爽事件不是一个文化市场问题,而是金融问题,对吗?

对,208万的日薪对于工薪族来说很惊人,但是对整个国家来说,破坏金融秩序是更可怕的问题。作为一个被动参与金融犯罪的工具人,郑爽本人如果吸引太多关注,真正的主谋就有可能被轻轻放过。

国内中产阶层总是不信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总是觉得自己打工赚钱能力强,投资的眼光也一定不会差,源源不断地给金融市场贡献韭菜味的投资。所以上市公司管理层圈钱的创意总能变成现实。比如说之前的獐子岛集团,每年都能说服扇贝跑路,过几天再把扇贝找回来,美联储圈钱都没它容易。

文化领域的资产体现为版权、艺人影响力,缺乏严格的估值标准不统一,很容易成为金融游戏的筹码,影视龙头股华谊兄弟2016年底的股价接近13元,现在只有3.81元,跌掉了70%,原因是2019年亏损40亿,2020年亏损10亿。这样的公司花10亿资金去买冯小刚工作室的股权,真实理由只有几个高管自己知道。

国内现在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太低,去年之前,很多惊动全国的大案最多也就是罚50万。赵薇动用几千万资金,就想收购几十亿的资产,被全国人民围观之后,最严重的处罚也只是本人禁止从事证券交易五年,原有财产一分不少,人身自由一点都不受影响。换我在她的位置上,当然也会惦记套个马甲再来一次。

这里,我还是推荐国内的证券行业要多参考美国经验。美国的证券监管机构,经常以有罪推定原则惩罚企业高管,严刑峻法治理股市,虽然也免不了有黑幕,但总体上还是维持了股市的投资价值,至少不会让中国这些低端洗钱玩法批量制造亿万富翁。如果我们希望掌握核心生产力的企业能在中国股市融资,就必须对郑爽背后的金融骗子狠一点。

4月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召开了一场视频会议,面对600多名高级官员,其中不少还是他的校友,马克龙宣布关闭自己的母校,法国国家行政学院。督工,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法国国家行政学院是专门培养高级公务员和政治人物的机构,1945年由戴高乐创立,培养了7000多名高级官员,其中包括4个总统、9个总理,一半以上的法国领导人都在这里读过书,在其他国家几乎找不到对应的教育机构。

要理解马克龙关闭行政学院的原因,我首先要解释一下当初创建这个特殊机构的原因。

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打败了普法战争,和拿破仑家族一起倒台。法国军政上层向德国求和,同时镇压了巴黎公社起义,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从此法国永久告别了君主制和贵族体制。

作为欧洲第一个没有国王和实权贵族的大国,法国资产阶级缺乏在政治上相互妥协的成熟经验,左翼、中左翼、中间派、中右翼和右翼,每个派别都希望能主导政治,很难产生稳定的执政联盟,往往是几个党派一起联合组阁。外部环境稍微由变化,内阁就会被左右两个方面的敌人围攻,失去脆弱的多数票,辞职下台。第三共和国70多年的历史,换了80多次总理。

所以,第三共和国政治领导人的大多数精力用来内斗,很少会执行长期性的政策。在全球竞争中,法国被英国压制;在欧洲大陆上,法国被德国压制,逐渐失去了世界级大国的地位。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高喊复仇主义口号,快速扩军,法国肯定是希特勒的主要报复目标。但是,在希特勒重建德国军事力量的时候,法国政界经常处于瘫痪状态,左右翼最关心的问题是送对方下地狱,根本不关心德国吞并东欧领土的问题。

甚至在希特勒开始扩张之后,法国极右翼还是说,宁可要希特勒来占领,也不允许左翼莱昂布鲁姆上台。当然左翼也没好到哪里去,外交政策跟着苏联走,在苏联和德国签署合约的背景下,找出各种理由反对扩军。所以,1940年德国军队打过来的时候,法国根本做不到像上一次大战那样顶住进攻,战术上被合成化军队压制,战略上被机械化兵团包围,一个月时间就丢掉了大多数机动兵力,把巴黎暴露给德国的装甲部队。

1940年6月11日,德国开始进攻巴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者贝当最担心的不是德国人进城,而是左翼共产党人趁乱夺权,再来一个巴黎公社。所以到了6月17日,代表法国右翼的贝当果断宣布对德国停火,全力维护内部秩序,6月22日向德国投降。

贝当投降的同时,政治上不左不右的戴高乐跑到英国,组建流亡政府,战后成为法国的正式元首,开始设计新的法国政治体制。

从戴高乐的视角出发,第三共和国时期的政治混乱必须被消灭,法国一定要有一个高效政府。所以,他的改革方向是加强政府效率,最后把不稳定的议会制改成了半总统制,而且总统权力越来越大,预算方面不受议会牵制,可以利用7年任期推行比较稳定的政策。

但仅仅改革最高领导人的产生模式还不够,戴高乐还希望能改造公务员体系,在高级公务员和领导人之间塑造共识。所以,戴高乐指派他的助手米歇尔-德勃雷负责,创建国家行政学院,用来培养未来的政治精英。

1958年,法国通过了新宪法,进入第五共和国时代,戴高乐成为第一任总统。国家行政学院的创始人米歇尔-德勃雷,是戴高乐政府的第一任总理。

1974年,法国出现了第一个从国家行政学院毕业的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

德斯坦的经历非常具有代表性:1948年,他进入国家行政学院,毕业之后被安排到了财政部。1958年戴高乐上台, 1959年,33岁的德斯坦就担任财政国务秘书,相当于财政部的副部长。1962年,德斯坦36岁成为财政部长,从行政职务转为政治领导职务。1974年,48岁的德斯坦当选了法国总统。

这说明国家行政学院毕业生在职务分配和升迁速度方面有明显优势。现在的总统马克龙,27岁从国家行政学院毕业,到经济部任职,37岁当经济部长,39岁当选了法国总统。

国家行政学院毕业生提升快,不仅是潜规则,还有公开规则确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政府颁布了文官法,把公务员职位分为ABCD四类。BCD职类人员和过去一样,由各用人机关自己选拔。最重要的A类职位,必须留给国家行政学院的毕业生。如果你没有读过国家行政学院,就必须参加考试,考上之后去行政学院训练三年,才能接受A类职务。

报考国家行政学院,有三种途经。有硕士学位的学生参加“外部选拔”;已经在政府任职至少4年的公务人员参加“内部选拔”;在企业工作的人参加“第三选拔”。三种考试加在一起,每年招生100人左右。

入学以后,学生大多数时间不在巴黎,而是去德法边境的斯特拉斯堡上课,每年都可以在法国和欧盟的高级政府机关实习,接受各国政治和学术精英的内部讲座培训。一旦毕业,学生就相当于中国明清时代的进士完成了翰林院任职期,准备接受高级公务员任命,而且极有可能被各党派吸收为核心力量,参加竞选团队,准备当部长甚至总理和总统。

马克龙作为国家行政学院体系的受益者,为什么要关闭它?

国家行政学院的确减少了法国的政治混乱,在冷战期间团结了法国精英,给法国平稳的高速发展时期提供了条件。

但是,第五共和国到现在已经有60多年历史了,戴高乐时期的制度设计,也开始产生自己的寄生体制。

戴高乐创建行政学院,一个目标是消灭上层裙带关系。在学校创建初期,它的学生只有40%来自上层家庭,现在是70%。从地域分布看,国家行政学院的学生,除了10%外国留学生之外,巴黎人和外省人比例几乎是1:1。就算法国巴黎是一家独大的超级城市,这个比例也太离谱了。

法国人普通人最难接受的一点,是国家行政学院的毕业生不去政府,靠自己的人脉快速成为企业精英,然后再回头和自己的公务员同学们合作,极大促进了官商勾结。所以,就算马克龙自己是行政学院毕业生,也开始考虑改革这套体制,换取支持率。

最近几年,法国经济增长停滞,民粹抗议越来越多。马克龙上台以来,关于法国新闻最主要的关键词,就是黄马甲运动。

黄马甲运动的大多数诉求很难通过简单的改革满足,但是改革每年招生100人的行政学院要容易得多。2019年,马克龙公开承诺,尽快关闭国家行政学院,现在2022年大选临近,马克龙决定履行自己的诺言,明年他会成立公共服务学院(ISP)取代国家行政学院,现在的学生到时候会转进去。

法国新的公共服务学院,招生范围会扩大,在课程方面向下看齐,和其他13所公共服务学校的课程对接。但最重要的改变是毕业生分配制度,要求毕业生下基层服务,而不是直接进入中央高级管理岗,这一点很有中国特色。在发达国家里,法国的中央集权程度最深,和中国比较相似。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不少学生在法国国家行政学院培训,还参考他们的课程给中国党校和行政学院带回不少经验,现在法国要搞公务员制度大改革,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中国都应该仔细观察。

好, 272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感谢各位收看,我们周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