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迁移至 vitepress,同步新内容(如高见)! 不过仍可访问旧版,但不会再有内容更新
x
Skip to content

【睡前消息281】“不南不北”的安徽,自己搞“南水北调”

《“不南不北”的安徽,自己搞“南水北调”》

简介:介绍引江济淮工程,分析淮安市历史问题

封面:

引江济淮

安徽版“南水北调”

推送:本期提到安徽、江苏两个现代话题,但源头都在1000年前的宋朝。宋朝东京留守杜充指望黄河洪水拦住金国骑兵,所以挖开黄河大堤,导致黄河干流摆动到淮河流域,直到1855年才重新流向渤海方向。淮河两岸因此出现了大片的贫困带,也出现了清江浦这样的繁华一线城市。2021年的今天,中国的工程建设依然要考虑这段历史。

转发推送:淮河是中国南北分界线,今天的两个故事都是“南北之间”的故事。

大家好,2021年5月30日星期日,欢迎收看281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新闻。

新华社5月1日报道,世界上单跨最大“水桥”——淠[ pì ]河总干渠渡槽正式通水通航。督工你介绍一下这座平原水桥?

引江济淮淠河总干渠钢渡槽正式通水通航-中新网

渡槽就是水的立交桥。在地形有明显上下坡的地方,保持水流的高差平稳过渡。对水渠来说,渡槽可以充分利用水的流动性,节约抽水的能源。对河道来说,渡槽维持了水面的连续性,可以保证通航。古代世界几乎所有文明都有类似的渡槽工程。

到了工业时代,施工技术和材料都有进步,出现了混凝土甚至是钢铁渡槽,渡槽的水量越来越大,逐渐从城市供水渠道上升到影响整个流域的水利工程。

世界上第一座铁质渡槽,英国什罗普郡London渡槽

世界文化遗产英国威尔士Pontcysyllte渡槽

德国马格德堡水桥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民公社时代修了一大批渡槽,著名的河北林县红旗渠,很大一部分引水道就是架设的渡槽。

河南林县红旗渠渡槽

河南安阳跃进渠总干渠群英渡槽

还有毛主席家乡的韶山银河渡槽,几十年前就实现了桥上桥下都通航,是宣传画的重要题材。

大型渡槽,最重要的技术指标就是不能漏水,需要在渡槽主体上大量使用能承受拉力的钢材。过去的中国钢铁产量太少,所以大多数渡槽都用拱桥结构来节约钢材,引水能力很有限,一般也就是灌溉一两个县,通航几吨的小船。

21世纪的中国,钢产量是用亿吨来计算的,肯定会产生一些前所未有的大工程。比如说这个淠河总干渠渡槽。建成以后,在空中保证VI级内河航道标准,能让100吨的船以立交方式通过。不过,渡槽本身还是个辅助性项目,目的是避免淠河航道中断,下面的江淮运河才是工程主体。渡槽给江淮运河留下了二级航道标准的净空,将来考虑通航2000吨级的内河货船。

淠河总干渠渡槽航空照片

淠河总干渠渡槽卫星照片

在平原上挖一条能通行2000吨货船的运河,这个项目很大了,但是似乎没太听说过,督工你介绍一下江淮运河?

江淮运河是引江济淮项目的一部分,可以看作南水北调工程的兄弟项目。工程第一步先把长江水引入合肥附近的巢湖,然后修引水渠,穿过长江和淮河的分水岭,把长江水引入淮河。第三阶段,再继续从淮河引水北上,为安徽北部、以及河南部分地区增加供水。

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img33.house365.com%2FM02%2FB3%2F50%2FrBEBqF6OsXiARplWAAPV1p-sflI78.jpeg&refer=http%3A%2F%2Fimg33.house365.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24530177&t=e722978f54916207cb2e4fad2612fc7c

整个工程分为两期。第一期2016年底开工,目前已经进入全面收尾阶段,投资规模初步估算达到875亿元。二期工程预计2021年陆续开工,还要再投入500亿以上。整个项目规模相当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半左右,号称“小南水北调”。

百度安全验证

百度安全验证

引江济淮工程涉及安徽、河南两省12市,几十个县,受益地区主要集中在淮河中上游和皖中平原。

在宋代以前,两淮地区曾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但是因为战乱和气候变化,黄河改道,夺取淮河入海口。黄河携带的泥沙堆积,最终导致淮河完全丧失入海口。在两淮平原蓄水泛滥,形成了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

清朝末期,黄河河道回到北面,重新流入渤海,但是整个淮河流域已经受到严重破坏,雨季经常会被黄河泥沙堵住,频繁发水灾。建国后花了几十年时间,用人力挖了苏北灌溉总渠,重新给淮海造了出海口,之后又挖了一系列平行的入海水道,到2003年才基本解决了淮河特大水灾隐患。

但这只是初步解决了“排”的问题,淮河的问题除了汛期水灾之外,还有非汛期水量不足的问题。对当代人来说,缺水比水灾可能更麻烦,现代机械和抽水机能对付大多数水灾。但如果旱灾没水,“无中生有”是找不到水的。

安徽作为一个不南不北的省份,不能指望国家级的南水北调,决定自己从不缺水的长江中下游引水,引江入淮,从根本上解决淮河中下游问题,顺便还能给河南带来好处。现在全国性的媒体可能不太在意这个工程,但是安徽、河南两省都把引江济淮列为全省头号水利项目,准备花1300亿完成调水。所以我说,全世界最大的淠河渡槽只是个辅助项目。

百度安全验证

1300亿的工程,引江济淮工程要达到什么目标?

具体来说,是把长江水调给皖中的合肥、六安市、皖北的宿州、毫州、淮南、准北,再加上豫东的商丘、周口市,有4000多万人可以直接受益。现在安徽的总体发展战略就是融入长三角的经济圈,承接产业转移,很多项目要从水源充沛的长江三角洲向内地迁移,安徽搞调水,就是给全面融入长三角准备条件。否则淮南淮北这样的矿业城市很快就要自己消失了。

不过,作为省会,引江济淮工程受益最大的城市肯定还是合肥。近些年,合肥推动的多项产业开花结果,经济发展很不错,可以说是中部崛起的代表性城市。有那么几年,比合肥经济规模大的城市,经济增速不够;比合肥增速快的城市,基数太小,合肥一度自称是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最近七普数据公布,合肥人口近十年里增长了25%,达到936万,已经超过了省会南京。

但是,再往下发展,合肥就遇到地理限制了。合肥既不靠长江也不靠淮河干干流,建城的基础是全长70公里的南淝河。虽然之前已经通过淠河总干渠在调水,但淠河也不是一条大河,还要给下游地区留水源,没有多少开发余地,所以,合肥是推动引江济淮工程最卖力的城市。

合肥虽然不靠长江也不靠淮河,但是从地图上看,合肥紧邻着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巢湖,似乎是不应该缺水的,为什么还要调水呢?

巢湖的水虽然不算少,但是用不上。和中国其他主要的淡水湖泊比,巢湖的富营养化污染问题最严重,而且很难通过治理无人来解决。巢湖面积虽然很大,但上游河流都是南淝河这样的小型河流,汛期以外的水量并不多。在上游用水大量增加后,为了治水防患,从巢湖往外流的下游河道上都设了关闸,常年关闸蓄水。虽然基本保住了湖域面积,但代价是巢湖与长江的水体交换速度急剧下降,现在12年才能更新一遍新水。

生态环境部通报2020年12月和1-12月全国地表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_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巢湖蓝藻大爆发时部分湖面情况

所以,巢湖成了一潭死水,必须通过调水工程来引入相对干净的长江水。引江入淮工程完早期每年给巢湖补水4亿立方米,远期扩大到18亿立方米,水体自然更新周期缩短到2年以内。专家预计,在引入长江水后,只要三年左右,就能有效改善巢湖水质。从根本上扭转巢湖治理难题。

不过,合肥之外的地区,也能从这个项目明显。尤其是皖北和豫东地区,农业和生态都需要长江水来维持。宿州、毫州、淮南、淮北,还有河南的商丘、周口,这几个市在地理上是黄淮大平原的核心区,是全国粮食基地,农业耗水量很大。不过,这里耕地多,水量少,人均水资源只有450立方米左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受季风影响,这些地区降水的时间分布很不均匀,平原上又很难修大型水库蓄水,所以旱季极端缺水。长期以来,当地密集的人口必须依靠打深井,超采地下水维持。如果不调水,地下水最多几十年就抽干净了。只有长江水才能让人口就地进入城市群。

http://www.ceweekly.cn/2013/0812/58585.shtml

去年7月,引江济淮项目的毫州段通水,虽然整条引水线路还没打通,只能从淮河里分水,引水量很有限。但已经能明显缓解毫州市区70万居民的用水困难。项目效果立竿见影。

等到整个项目完工,每年抽取几十亿立方米的长江水,只是长江入海流量的三百分之一,对长江下游几乎没有影响,但是中部4000万人可以彻底解决用水困难。补充亏损几十年的地下水,整个国家的经济地理都会因此改变。

百度安全验证

另外,既然要发展经济,就必然要考虑交通问题。除了引水解渴外,引江济淮工程还有一大作用,就是在京杭大运河之外,打通长江淮河之间的又一条水运通道。

https://www.163.com/dy/article/E08UE1LH0525WSH3.html

2019年有新闻报道,安徽省所有市都要加入长三角城市群。而长三角经济圈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内河航运。但安徽在这方面比较尴尬,虽然境内有长江、淮河两大河流经过,但除了沿长江的皖南地区外,皖中、皖北航运条件都非常一般。

安徽16个地级市全部加入长三角_城市

现在江淮之间修了新运河,预计三千吨级船可以从长江开到合肥,2000吨级船舶可以满载进入淮河上游,抵达皖北各地。工程最末端,的豫东平原也可以接受千吨级船只。

在这里,商丘市要建占地面积500多亩大港口_夏邑县

内河水运最大的优势就是便宜,让沿途城市可以用上千公里之外的建筑材料,降低建设成本,也可以输入廉价的煤炭,降低本地能源成本。我们今年的222期节目介绍过浙江要修浙赣运河,让浙江经济有足够的腹地。2019年9月,睡前消息19.5期介绍过广西西江大藤峡水利枢纽,这是广东省沿着珠江,往内陆上千公里延伸经济腹地。

现在江淮运河最大的优势就是给江苏上海制造一块4000万人口的新腹地。希望运河修好以后,可以开通一班客船,让普通人体会一下上海坐船到河南的旅游路线。

279期节目分析了中国的有轨电车问题,提到淮安电车是罕见的新建电车成功案例,很多观众给我们留言,奇怪为什么淮安的电车比较成功。督工你解释一下?

从现状来说,淮安的城市结构有两个特点

首先,淮安的城市规模不大不小,,主城区人口稳定在一二百万,没有大到必须搞地铁,也没有小到地面公交就够用,适合开通有轨电车干线。

其次,淮安未来没有快速扩张的预期,会长期保持现有的人口规模,将来不太可能因为拥堵要改建地铁,也不会有太多的私家车来争路,所以可以在地面上搞有轨电车干线,不太担心快速落后。

最后,淮安虽然是个平原中型城市,但是分成多个组团,淮安两个主城区之间距离15公里左右,相当于两个五十几万人口的城镇相互联系,公交汽车承担这么远距离的点对点摆渡任务已经不划算了。所以在其他地方“不上不下”的有轨电车,在淮安比较成功。

这几个城市结构特征,单独拿出来不奇怪,组合到一起就不多见,为什么淮安会有这样的现状呢?

这和淮安的历史和地理背景有关系。

淮安现在只是江苏省内相对落后的一个普通地级市,但是在一个多世纪之前,淮安是全国排名靠前的一二线城市。

明清时期,北京城都要靠运河漕运提供的江南大米维持运行。前面我们提到,黄河当时抢了淮河的河道,从南面入海,而淮安就是黄河、运河交汇点。政府派驻了很多中央机构管理,制造了大量消费。

此外,更大的消费来自于腐败,江南河道修筑是当时的国家头号工程,常年制造也会大量腐败,清代文人评价,南河总督府的宴席是天下最豪华的,可以把几十头猪抽打而死,让精华聚集到背上一小块肉 ,用来做菜 ,其他地方都可以丢掉不用。南河总督请客,专门从塞外运骆驼过来,一次杀几头,就为了每桌上一个驼峰有面子,这是常态。

另外,河道官员不只是大官有钱,黄河在南面入海的时候,把泥沙挤进了淮河水道,制造地上悬河,南方北方来的船要通过黄河,都必须依赖船闸上上下下,在淮安停船等待。当时船闸控制在政府手里,民间商业船只过船闸必然被漕运人员勒索敲诈,制造了一个非常大的富裕阶层,也促进了淮安本地消费。

运河和黄河带来的巨额消费,导致淮安的消费水平和北京南京差不多。虽然地处水灾频发的江北,但是本地搬运脚夫就有上万人,再加上为商旅和当地官员服务的仆人、轿夫,仅仅清江浦城人就有20万,在全国来说仅次于北京、苏州、广州,至少和杭州、松江是同一个级别的城市,淮扬菜成了中国主要的官府菜。直到今天,中国国宴还是吃淮扬菜,这可不仅仅因为淮扬地区连续产生国家领导人。

从行政管理体系看,明朝的漕运总督驻扎今天的淮安,长期兼任凤阳巡抚,江苏和安徽长江以北区域都归他管,淮安是省级行政中心,只是缺一个省会的名分。清朝末年,南方的黄河决口,重新回到北方河道,淮安的漕运、河防地位开始削弱,但是清政府考虑到这里的历史地位和已经聚集的商业规模,光绪三十年还是设置了江淮巡抚,管辖江宁、淮安、扬州、徐州、海州和通州,虽然这个江淮省很快撤销,但淮安也算是暂时得到了省会的身份。

一直到20世纪中期,虽然铁路削弱了运河的地位,但淮安依然是中国少见的商业城市。重庆谈判的时候,中共中央计划谈判成功以后把淮安作为解放区行政中心。就是因为淮安市是上百万平方公里解放区最发达的城市,明显超过了张家口这个绥远省会。

不过,黄河改道之后,淮安总的发展趋势是逐渐衰落,被捻军烧毁一次之后,直接失去了一二线城市的地位。之后京沪铁路打通了南北通道,淮安的地位进一步下降,直到最近20年,苏南工业向苏北转移,铁道部和江苏的矛盾缓和,铁路网进入苏北,淮安才重新进入上升周期。但这个时候,中国人口增长,尤其是年轻劳动力的增长已经逐步停滞了,淮安不太可能像之前的长三角珠三角那样,借助历史地位聚集大量人口,所以淮安的地位可以长期预期为一个中等城市,不用担心人口快速爆炸,不得不修地铁。

另外,淮安历史上的辉煌,源头是大运河的政治和商业影响力。漕运码头清江浦本身是一个镇级单位,但是驻扎漕运总督和南河总督两个一品大员。而淮安府所在的山阳县,历史古老,曾经是汉献帝退位之后的封地。交通枢纽和本地的人口管理权分离,导致城区逐渐形成两个组团。

在黄河改道回北方之前,清江浦在黄河以北,而山阳县在黄河以南,两个县虽然同在一个府,其实联系非常少。后来50年代修苏北灌溉总渠,新的淮河入海河道,在山阳县也就是淮安区,这两个片区才重新开始融合。但是,在总的衰落大背景下,内斗大于团结。

从解放后的行政区划改革看,过去最发达的清江浦变成了淮阴县,解放后设立的专区,驻地在这个最发达的淮阴县,而原来的山阳县虽然是清朝府城,改名之后只是个普通的县,淮安县。接下来,专区驻地清江浦作为淮阴县的县城改成了清河市,而淮阴县本身的农村地区单独成立了淮阴县。

后来成立地级市的时候,名字还是偏向清江浦这边多一点,名字是淮阴市。市政府继续设置在了清江浦,城市慢慢扩大,和淮阴县的城区连在了一起。但是,本地还是希望蹭周总理的热度,所以最终2001年名字改成了淮安市,市政府也搬到了淮安这边,继承过去的府城地位。现在设在淮阴区的火车站最终定名淮安站。

在这种复杂的内卷竞争下,淮安市以多组团市区的面貌进入21世纪,为了城市发展不得不号召内部联合,所以必须要在两个主要组团之间修交通干线。预期修地铁还够不上标准,那就上有轨电车,满足组团之间的中运量交通流。这个特殊的发展历程,就是现在有轨电车运行良好的原因。其他城市恐怕很难复制。

好,感谢各位收看,281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接下来我要出门看看,预计周二我在路上为大家录制节目,我们282期限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