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迁移至 vitepress,同步新内容(如高见)! 不过仍可访问旧版,但不会再有内容更新
x
Skip to content

【睡前消息258】半吨菠菜只卖15块,县城盖楼禁止18层

《半吨菠菜只卖15块 县城盖楼禁止18层》

简介:河北菜农低价抛售,住建部制订县城建设规范

封面:

半吨菠菜15块

县城禁止18楼

推送:几个月前,互联网巨头企图开展社区团购送菜业务,引发网民一致讨伐,其中一个重要理由就是“保护菜贩的生存空间”。最近,“1300斤菠菜卖15元”的视频传出,菜贩的形象立刻转入反面。菜贩的特征始终没有变,始终是“可怜+落后”的小生产者,只是在不同的事件中展现不同侧面。

转发推送:中国政府有很多你想不到的统计,比如说“蔬菜地头价监测系统”。马督工拿出数据支持农业深度市场化。

大家好,2020年4月6日星期二,欢迎收看258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新闻。

3月28日,河北邯郸永年县一对农民夫妻收割了1300斤菠菜,自己收到三轮车上,运到路边,最后被菜贩用15块钱收走。菜贩说,这是帮他们,否则烂掉也不一定有人要。当地市场监督局也认为买卖公平,督工你怎么看?

https://new.qq.com/omn/20210405/20210405A09H0H00.html

去年12月13日,207期节目,我分析社区团购买菜问题的时候,也提到过菜贩问题。当时我说:

大多数菜贩既不是卖苦力就能发家致富的幸运者,但也不是挑扁担带自家蔬菜赚零花钱的老人,而是靠超长工作时间赚一份略微超过社会平均工资的普通人。这个严重内卷的行业,不用等到互联网巨头进来,现在对那些连菜场摊位都租不起的农村老人,也没有一丝善意。因为他们的定位都是从属于整个物流网络的零售商。

207期的很多观众对我的描述不满意,现在我用事实说话,菜贩和种菜老人之间的确没有任何温情。但这也不是普通小贩的错,只能说明小农经济和个体户商业缺乏效率,迟早会被淘汰。

中国生产了世界一半的蔬菜,蔬菜的供应和销售都以亿吨计算。作为个体,每个家庭每天要吃什么菜很随机,但从整个行业来看,蔬菜产业是一个非常需要秩序的行业,超额供应的蔬菜不能长期储存,短期缺口又会导致菜价暴涨,给通货膨胀提供心理压力。只有大企业来组织全产业链,才可能做到主要种类稳定供应。

具体到这次15块买菜事件,农民老夫妻种的菠菜品种不太对,采摘之前没有拿到收购订单,采摘的时候也有点偏老了。对于个体户菜贩来说,自己的销售量不确定,也缺乏缓冲时间,一不小心,蔬菜就变成了负资产垃圾,收购必然是一场风险投资,所以只能出很低的价钱。如果你不希望菜价大起大落,又不希望农民冒着破产风险种菜,就必须允许资本进入蔬菜产业链,用大量合同和预付款来消除随机性,给蔬菜市场带来秩序。

农业部有一个“蔬菜地头价监测系统”,定期会公布农民遇到的收购价。

蔬菜地头价持续下降 二月中下旬降幅显著

我在农业部网站上找到了2月份的地头价数据,可以看到,云贵高原距离大城市远,蔬菜种植比较分散,所以地头价绿色曲线始终在每公斤2元以下,每斤几毛钱。黄淮海和环渤海地区的蔬菜种植比较规模化,市场化,和销售企业对接的好,橙色的曲线就能始终保持比较稳定的高位,地头价是云贵地区的三倍以上。这说明,农民融入大市场,按照订单生产蔬菜,尽量直接和大企业对接,减少中间环节,可以明显提高收入。如果坚持要保留100%的经营自主权,自己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到季节自己收,拖到市场上去卖,能有人出15块钱收购真的已经算运气不错了。

至于说大企业进入之后,小菜贩的就业问题;大多数行业已经消灭了个体户,也没见有人替当初的手工业者抱怨,如果消费者自己都不愿意为菜贩的生计买单,就不应该拦着他们进入大型蔬菜企业成为收入稳定的雇员。菜贩也不想每天为了15块钱的风险投资和农民争执。我相信我的观众除了学生,大多数应该是企业雇员,而不是个体户,这就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结果。

另外,这件事也说明,如果不把大多数农民从农村转移出来,农民是富不起来的。15块钱收大半吨蔬菜当然是相对的低价,但普通农产品在地头的正常收购价也没高多少。现代社会我们定义财富的方式就是少量的食品和大量的工业品。而且就算是占少量的食品,大多数价值并不来自种植,而是配送、冷链、清洗和分类,这些环节消耗的都是工业物资和工业劳动力,留给种植业的比例很低。如果用太多人去生产少量食品,农民注定富不起来。

督工,当时谈到社区团购蔬菜问题,很多人担心的大企业取得物流主导权之后,单方面提价,或者利用自己掌握的数据获取超额利润。这几天就有一个类似事件。山姆会员店超市在不同社区的售价不一样,同样的一份牛肉,在高端住宅区下单要166元,到普通社区只要128元,督工你怎么看待这种风险?

同样牛肉高端住宅区贵30%,知名超市回应“杀富”:系统故障_山姆会员商店

山姆会员店并没有取得物流垄断权,它只是像所有的传统零售商一样,希望能以差异价格出售商品,利用信息差获取最大利润。类似的事情,普通菜贩也在干,有经验的家庭主妇都会知道,同一个城市,不同的菜场,菜价有明显差别。但是因为各个菜贩不是同一个企业,商品也没有标准型号,过去我们很难通过网上比价来发现差别。

现在山姆店暴露了问题,恰恰说明食品市场交给大企业做是有好处的,消费者在不同网点之间比价的能力增强了,才会发现食品市场几千年来的潜规则。我们要做的,只是避免一家企业垄断所有渠道,更要避免一个资本控制所有主流媒体,让消费者有选择,让媒体能把问题报道出来,让消费者能用脚投票,用钱投票,淘汰那些做的太过分的企业。

3月底,住建部拿出了一个县城建设的规划标准,要求县城新建住宅不超过18层,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向全国人民征求意见,督工你怎么看待这份文件?

http://www.mohurd.gov.cn/zqyj/202103/t20210329_249618.html

文件的全名是《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文件总共只有5页,两千多字,也就是睡前消息每期节目文案的三分之一,建议大家去住建部网站下载看看。

冯小刚同志教给我一个经验,领导发言,最重要的内容,在 “但是”后面。静静读一下住建部的文件第一个“但”字后面的文字。

(但)仍然存在县城规模无序扩张、布局不合理、密度和强度过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能力不足、人居环境质量不高等问题。

这段文字说明,文件主题和“低碳”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完全是蹭热度。文件真正关心的核心矛盾,是很多县城的市政配套设施跟不上,必须通过规划解决这个隐患。

然后文件提出了十条方案,基本上是套话,只有三条包含量化要求。静静再读以下:

第二条:县城人口密度应控制在每平方公里0.6万至1万人,县城建成区的建筑总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应控制在0.6至0.8。

第三条:县城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6层及以下住宅占比应不低于75%。县城新建住宅最高不超过18层。确需建设18层以上居住建筑的,应严格充分论证,并加强消防应急、市政配套设施等建设

第九条:推行“窄马路、密路网、小街区”,打造县城宜人的空间尺度。控制县城道路宽度,县城道路包括绿化带的红线宽度不超过40米。

三条要求总结下来,就是县城要避免在少数街区集中太多人口,减少街区之间的交通流,免得市政设施承受太大的压力。至于说不让人离开街区,怎么解决生活问题,第十条说了:探索以街区为单元统筹建设公共服务、商业服务、文化体育等设施。争取让你在家门口解决大多数问题,连人行横道都不用过。

作为一个对80年代、90年代初很有怀旧感情的中年人,我倒是挺喜欢低层住宅为主的小镇生活,觉得小贩走街串巷卖杂货的商业模式很舒服。但是,现代城市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专业化、集中化,年轻人的需求尤其多样化,不太可能在一个街区内满足消费需求。除非是以中老年为主的熟人社区,大多数人口不工作也不提出新的消费需求,才有可能按住建部的方案来。

必须承认,中国有至少几百个县城符合这种模型,一半以上的年轻人出去了,留下的中青年基本都在体制内工作,或者给体制内人口提供服务。县城新增人口虽然也不少,但主要是下面乡镇的年轻人买房结婚,但结婚后还是要出去打工,让父母带着孩子住在县城的房子里。这样的消费性城市,如果要搞6层低密度街区和街区内商业,减少40米以上的主干道,让中老年人维持熟人社会是比较合适的。

但是,中国还有很多县城是兴旺发达的工商业中心,大多数街区住的都是彼此陌生的年轻人,每年还有大量的年轻人从外地过来,从事各种新兴行业,自己也有新型消费需求。比如说GDP4000亿的江苏昆山,人口200多万的福建晋江,显然不适合搞6层以下的小街区。

所以,核心问题是,中国的县城和县城不一样,人口和经济规模可能相差上百倍,根本不能用一个标准一刀切。几千年来,中国的县都是中央政权控制农业地区的基层据点,根本不是城市,所以彼此之间相差不大。现在到了工商业社会,城市有独立的发展规律,国家不可能用行政命令把工商业集中到地级市和省会,只给县城留下传统消费和慢生活。

去年189期节目,静静给大家读过国家主席给国家级刊物《求是》的投稿,《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静静再读一下和县城相关的部分:

我国现有1881个县市,农民到县城买房子、向县城集聚的现象很普遍,要选择一批条件好的县城重点发展,加强政策引导,使之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点。

国家领导人说的很清楚,就算是以农民进城为主要新增人口的县城,也必然会彼此分化。有的县城会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有的县算上农村还不到十万人口,长期看来会下降成山区小镇。浙江中部的县级市义乌是全世界的贸易枢纽,往南不到100公里,地级市丽水的9个县,有6个根本不考核GDP指标,只要把环境保护好了,县委书记就能升官。如果用一刀切的标准来衡量县城建设,肯定会出问题。

住建部这份文件,最后一部分是《切实抓好组织实施》,里面似乎也认识到了不同县城的区别。静静读一下:

各地要按照本意见要求,根据本地区县城常住人口规模、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功能定位等因素明确适用范围,特别是位于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的县城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开展绿色低碳建设。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措施,细化有关要求,可进一步提高标准,但不能降低底线要求。

整个文件只有两个“但”字,第二个就在这一段: “但不能降低底线要求”。所以,如果没有人提意见,文件成为正式标准,各级规划部门拿出底线标准去考核县级政府,的确有可能对发达县城的城市建设造成一定影响,媒体的质疑是合理的。

文件规定县城房屋不超过18层,直接的理由是要匹配消防救援能力,原话是:

“县城居住建筑高度要与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确需建设18层以上居住建筑的,应严格充分论证,并加强消防应急、市政配套设施等建设。”

督工你对消防问题怎么看?

消防救援能力是市政建设的一部分,无非是钱的问题,我就不信昆山这种县级市买不起直升机和超高层消防车。就算排除县级市,只考虑纯粹的县,福州西面有闽侯县,成都东边有金堂县,县城都几乎要经融入省会了,无论如何摆脱不了高层建筑。

但是,如果把市政配套设施综合考虑进来,的确某些县城的经济支撑不起超高层建筑的消防成本。甚至居民的消费能力都不一定能支持高层建筑自身的维护。以后某些小县城的人口逐渐外迁,很多楼房的入住率都会跌到一半以下。如果是六层以下的楼房还好办,超高层楼房的电梯、供水维护成本如果不能有效摊派,最后还得政府来收拾局面,避免出事故。

所以,限制高层建筑也有一定道理。但最好不是用行政命令来限制,而是用提高税费的方式来控制。现在买房子的时候交房屋维修基金,大多数地方也是高层建筑比低层建筑要多,至少一个百分点。从现在的趋势看,这1个百分点是不够的,将来政府兜底的危险很大。所以,政府如果真的不喜欢县城盖楼超过18层,可以明显拉高维修基金的比例,甚至增加高层建筑的买房税率,预先存一笔钱对付高层建筑的风险,经济前景不好的县城自然就会减少高层建筑。

好,今天的主要内容说完了,最后和大家分享几条简讯。在我做媒体这行业之前,南方人物周刊曾经报导过著名的“开胸验肺”事件。河南农民工张海超到耐火材料厂工作,劳动保护条件不好,得了尘肺病,在北京确诊。但是郑州市职业病鉴定机构说他是肺结核,不能按照工伤处理。

在多次上访被阻止之后,张海超找到医院,要求切开自己的胸腔,证明自己不是无理取闹。最后郑州大学附属医院给他做手术取样,郑州职业病负责机构还是不认。闹到媒体来调查才认错,给了他120万赔偿。这个案例维护了很多农民工的合法权利,张海超自己也帮助很多有类似病情的工人维权,入选了2009年南方周末年度人物候选名单。

Õź£³¬£ºÒÔÃüÏಫ£¬¿ªÐØÑé·Î(ͼ)-ËѺüÐÂÎÅ

12年后的今天,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有了后续。因为当时的新密市市委书记王铁良去年倒台了。检察官的起诉书最近上网,列举了王铁良的罪名,总共受贿4100万。其中有40万是张海超工作的耐火材料厂董事长送的,用来缓解南方系的舆论压力。

起诉书:开胸验肺事件曝光,时任新密市委书记收了企业40万_王铁良

更有意思的是,澎湃新闻回顾了当年的报道。张海超开胸事件曝光之后,市委书记王铁良迅速到张家慰问,抱起张海超的女儿,说“海超,哥来晚了!”。王书记的两面人表演能力真是相当不错。

另外,上一期我介绍台湾铁路事故,提到了高铁的安全问题。就在这个清明假期,4月4日,沪宁城际铁路的电力接触网被风筝缠绕,引发故障,火车大面积晚点。同一天,有无人机侵入杭州机场的空域,大量航班备降上海。这既说明我们的监测系统有效,也说明了交通系统的脆弱性,现有设施防无心的事故还可以,对付处心积虑的恐怖主义就比较麻烦了。就像我上一期推荐的讲稿所说,真正的安全还是要在社会工程上下功夫。

官方通报沪宁城际列车大面积晚点:风筝缠绕接触网致设备故障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6QRPOTK053469LG.html

督工,上一期节目,有观众留言,说看睡前消息被同学质疑,说看世界大事没什么用,督工你说这一期要回复他的同学,现在你要兑现承诺了。

首先,我要澄清以下,睡前消息的内容,“世界大事”的比例并不高。我们优先关注的是国内话题。在国内,我们也很少追热点,追国家级项目,而是寻找那些有代表性,和普通人生活相关的小事。比如说这一期的第一个话题就是农民卖菜问题;225期分析了成都理工大学一个专业调整名字;242期提到北京女孩把自己锁在浴室里差点饿死的悲剧,250期开头讨论低智商女孩嫁人事件,后面又告诉大家在常州市举报家庭暴力可以拿见义勇为奖金。所以,如果有哪位同学不喜欢看世界大事,睡前消息也有很多内容可以看。

另外,生活在一个现代工业社会,没有人能避开世界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如果你觉得媒体报道的事情太空,离自己的生活太远,说明这些媒体或者说不懂得什么消息是“大事”,或者是不会表达,把很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写成了套话。

我们这个自媒体节目,就是要占领其他媒体的缺口,在别人已经报道过的内容里面选择话题,然后通过挖掘话题的细节,把国家政策、社会运动和个人生活联系起来。比如说,241期节目,我们讨论的是医保目录扩大对普通人的利弊,我们的分析不一定对,但至少提供了一些反直觉的事实和逻辑,可以让大家参考。每个人都要用到医保,每个人都要承担医保的成本,每个人的家庭都要考虑癌症的威胁,这对成年人来说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234期节目分析了以色列的人工角膜技术,本身只是一个有潜力的技术进步,但考虑到中国几乎没人捐人体器官,需要岛国斯里兰卡捐角膜的事实,这个新闻就有可能改变中国普通人的生活了。

从过去两年的话题看,我们最关心的内容是养老、教育、就业、城市建设和文化产业。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多数教育矛盾在自己的身后,养老,税收和就业在自己的未来,当下的文化产品可以用少数游戏来替代,所以可能会觉得我们的话题还是太“硬”。但我相信,随着学生时代的观众毕业,直接承担社会压力,我们的回头客会越来越多。B站是一个年轻人的网站,我们在这里陪着年轻的观众一起成长,一起观察这个国家的变化。

督工,我想那位同学不仅仅是说世界大事离自己太远,还有一重意思,就是关注这些事情也改变不了什么,督工你怎么解释媒体关注度和现实的矛盾呢?

首先,媒体内容和观众,和读者的关注结合起来,是可以改变社会的,否则媒体也就没必要存在了。我刚刚提到了2009年的开胸验肺事件,张海超个人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但最终的诉讼胜利,也和南方系的媒体报道有关。后来张海超帮助其他工人维权,把自己的代价化作其他人的福利,也有媒体的一份作用。

当然,自媒体和传统主流媒体的作用有一定差别,但也能推动社会变化。228期节目,我们回顾了成都女孩感染新冠肺炎之后,流行病公告泄露隐私的事件。这件事引发了自媒体大讨论,最终大家发现,我们其实并不需要知道感染者的生活细节,不需要知道这个人的职业,年龄和性别,只需要知道感染者出现在公共空间的时间和地点,就能判断自己的风险。隐私和公众利益之间根本没有冲突。接下来,上海首先改变了疫情报告的格式,不再详细报告个人信息,得到了社交媒体的一致赞扬,全国其他地区也跟进。这就是典型的社会进步。每个观众的关注是有价值的。

当然,社交媒体平台上,每个热门话题都有上百万人参与,我个人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无论是否了解事情的深层逻辑,都只是百万分之一。但是,了解社会现实,参与社会话题依然很有意义。人类和动物生活状态是有明显区别的,动物的主要生存方式是适应环境,为此不惜改变自己的基因。人类的主要生存方式是改变环境。这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参与社会话题,就是人类主动性和尊严的体现,这也是我们国家民主制度的基础。前面提到住建部拿出一个文件,要向全国人民征求意见,我们为了自己,为了别人都应该给出正确的反馈。

当然,有些观众说,看睡前消息炒股赚过钱,还有人说,看睡前消息,考公务员多答了几道题,面试的时候直接用上了节目内容。对于个人生活方面的用途,我很高兴能发挥一点正面作用,但是也提醒大家这非常依赖于运气,上一期就有观众说,看睡前消息介绍光伏产业,进场就亏钱了。所以,我不认为这是睡前消息节目的重点,将来黑岛同学的“避雷针”节目,倒是可以帮助大家绕开一些陷井。

最后提醒各位观众,我们节目的大多数内容素材,源于公众号“睡前消息编辑部”的每日新闻列表。过去一年,这个公号登载了不少广告,也带来了一些问题,238期节目我还为自己的广告失误道过歉。

最近几天,观众可能注意到了,公众号的广告暂停。接下来我们会筛选产品,和厂商谈判,给大家挑选质量有保障的高性价比产品,然后再重新上线广告。希望观众能理解我们制作节目的经济压力,支持我们各个栏目的运营。

好,258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感谢各位收看,我们周五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