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迁移至 vitepress,同步新内容(如高见)! 不过仍可访问旧版,但不会再有内容更新
x
Skip to content

【睡前消息428】怎样封城,时间最短?

点击下图观看视频

大家好,2022年5月6日星期五,欢迎收看第428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话题。

督工,你在办公室隔离这么久了,直接体会了这一轮疫情对生活的影响。之前武汉疫情你分析过好几期,去年12月31号,373期节目,督工你结合一线人员的经验,分析了西安封城的经验教训,最后还建议,国家组建一支全国通用的抗疫队伍,有新的疫区就投入,避免其他城市踩进之前的坑,避免防疫人员反复浪费时间,发明同样的技巧。

2022年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中国又有几个大城市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昨天有观众在微博上提醒我们,比尔盖茨也建议世卫组织建立一个全球通用的防疫队伍。督工,你觉得中国这四五次大城市全面封控,有哪些可以总结的通用经验呢?

在说经验之前,我们要定义大城市封控的目标是什么。

这一轮疫情,我住在办公室,只有一个小电饭锅热饭,从头到尾没拿到任何政府发的菜,平时做节目的背景墙被吃了一半。和住在正常住宅,有居委会发物资的人相比,我算是条件比较差的。但到现在为止,我还是很健康,再坚持一两周也问题不大。

我能长期坚持,首先是因为现代社会的食品供应非常充足,随便找点日常储备,就能保证人饿不死。比如说,我的背景墙有方便面,有坚果,有五谷杂粮,有燕麦片。同事的零食柜里有水果罐头,有饼干。冰箱里平时就存着一批速冻食品,我桌上常年摆着维生素片。这些东西,加上零星能送进来的一点物资,足够解决我的吃饭问题。我像电影《火星救援》一样计算过食品热量和营养,最近我吃得很不错,算是一次健康饮食组合的试验。

另外,办公楼阳台可以晒太阳,水电供应很稳定,垃圾放到楼下也有人运走。我有足够的洗衣液和肥皂,网络可以提供丰富的娱乐和通讯能力,我再生活一两周也问题不大。和我的祖辈父辈日常生活相比,和十几年前中国受灾地区的生活相比,我的隔离生活甚至可以用舒适和充裕来形容。

但是,我们都知道,现代人已经不能用祖辈的生活水平来衡量自己了,大多数人都希望在家里能获得和平时差不多的饮食,蔬菜,奶,新鲜的肉、鱼和蛋,绝对不是粮食和咸菜就能满足的。前几期节目,我还报道过附近小区居民团购冰淇淋,被强制换成莲花清菲防疫饮料的事情,这也侧面反映了现代居民的需求和供应难度。

另外,我现在40出头,身体还算不错,相信其他中青年靠自身的脂肪也能顶个三五天的。但现代城市居民有老人,有孩子,有孕妇和病人,他们需要更有营养的食品,以及更复杂的服务。

所以,现代城市封控防疫,最主要的难点不是饿不死,而是两点:

普通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和特殊居民的特殊需求。

满足这两点,居民就能在家里坐住,就不会随便出来破坏隔离。

从各城市满足这两项需求的方式看,我认为大城市防疫有3点必须注意。

第一点就是必须让市场发挥主要力量,政府要对自己的能力边界有清晰认识。

现代城市如果只供应基本的粮食、盐和水,保证居民短期饿不死,是可以靠行政力量分配的。但是普通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完全超出任何政府的物资调配能力。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中国只有几家大电商和大物流企业能脱离实体店铺长期满足大城市居民需求,政府承认自己没这个能力并不丢脸。

哪怕是一个城市只有一两家大国企的简单工业城市,强行靠行政力量去解决居民的长期生活需求,结果必然是政府累死,居民愤怒,黑市繁荣,制造无数防疫漏洞。

所以,既然封城不可能一星期结束,就必须从第一天开始,大规模鼓励商业企业来供应物资,要让每家企业都看到赚钱的机会,甚至要帮助他们赚钱。比如说给每个居民家庭发消费券,只能到电商平台订购食品,然后随便各个平台涨价,回收消费券最多的商业企业,可以额外再给一笔奖励,看企业之间怎么竞争奖励。在钱的刺激下,企业才有最大的积极性保证供应,才能忍受防疫物流的耽搁。虽然我之前夸京东这次做的不错,但良心这种事,在长时间和大范围来看,是靠不住的。还是要靠利润来驱动积极性。

至于政府的任务,主要是给电商提供监管,给物流企业提供严格的消毒。比如说,政府把那些组织物资的公务员都撤回来,到每个小区门口建立消毒站,给所有进出物资严格消毒。不履行消毒手续就进去的东西,一律算投毒处理。同时政府拿出学校和公共机构,给外来的快递员提供免费的隔离宿舍,每天三次测核酸,保证每个快递员都能得到免费服务,就不会有快递员脱离检疫环节的事情。政府平时知道自己搞不了经济,必须靠企业,防疫的时候不能忘了这个逻辑。

当然,政府监管和服务,都必须是统一的标准,而不是针对具体企业,更不能指定具体企业。政府给居民发消费券,给电商平台提供通行证,必须是按照公开的统一标准来提供,谁符合标准,谁就能进来抢市场。符合标准而没进来的,可以立刻找中央投诉;不符合标准进来的,如果被举报属实,立刻就给举报企业重奖。在足够透明的准入机制下,随便企业涨价,就不会有无数个野生“团长”,也不会有一天能赚一万块打赏的快递员。

第二点是必须一次性动员到位。

目前各城市动员防疫人力,都是分批次的,第一波是专业的防疫医疗人员,发现人手不够,把公务员召回来下社区,还不够就找事业单位和国企,接下来是找各社区的党员,最后才是征召志愿者。

从各城市的案例看,一旦所有公共服务机构叫停,还希望所有人留在家里不出门,只按照时间表一户户出来做核酸,政府掌握的人力最起码是全部人口的1/50,甚至要1/30。粗略计算一下,老式多层无电梯住宅楼算,一个单元十几户人,差不多住四五十人,每两个单元有一个全职人员负责服务,控制秩序,就是全部人口的百分之一。考虑到最多只能有一半的人力用到社区,社区外面维持社会运转,应付紧急情况和监管物流的人还要一半,这就需要总人口的1/50了。几千万人口的大城市,政府起码要掌握五六十万青壮人力,才能在几个星期的时间内保证滴水不漏。

现在政府通过一波波的动员,往往是疫情的最后阶段才动员了1/30到1/50,实际上是延长了封城时间,与其如此,不如一步动员完毕。为了保证动员效率,也为了保证基层的纪律,这些新增人力说是“志愿者”,实际上更类似于奥运会那些领薪志愿者,所以政府从一开始就要给出高额工资,外加工伤保险。50万志愿者的话,其中起码30万是新动员出来的,日薪200到300元,政府要有每天多花一亿雇临时工的财政准备。

这些工资花出来不少,但再多也比封城便宜。花钱雇五十分之一的人,是为了让全部人口早点结束隔离,不至于隔离在家,白白浪费劳动力。所以这是花小钱赚大钱。现在各地都把基层临时工叫志愿者,我觉得不合适,不如一开始就叫临时防疫人员,免得很多青壮年误以为不给钱,不愿意出门。

第三点,就是要注意那些政府和市场都忽视的人群。2020年疫情刚爆发的时候,我在街上就看到很多人无家可归,廉价旅馆关门,饭店关闭,而他们可能工资低到没有智能手机,所以只能成为临时流动人口,企图步行从市区走到郊区,从郊区走到外地。2年过去了,这次疫情还是有大量的遗漏人群,拿不到物资,找不到住处,四处流动传播病毒。

我幸好办公室水电畅通,背景墙上有物资,冰箱里还存了点吃的,否则我也是这些人的一部分。西安上次封城时间长,就是一开始政府忽视了城中村,希望下一次能用政府力量填上防疫死角。

我们回顾一下,我总结的三个要点。

第一点是依赖市场的力量供应物资;第二点是砸钱雇佣足够的志愿者;第三点是扫除居委会不覆盖的疫情死角。这三点都是针对现代城市来说的。因为只有现代城市才会平时依赖市场维持稳定;只有现代城市,需求才会复杂到几十个居民要配一个人;而工商发达的现代城市,必然存在大量居民区之外的流动人口。除非我们平时就把社会维持在朝鲜状态,否则就不要指望靠居委会能解决一切问题。

这三个问题,证明我们已经摆脱了温饱社会,应该面对成长的烦恼了。承认这个现实,大城市就有足够的潜力完美解决问题,快速回归正轨。回避现实,就会先用一两个月时间闹笑话,造丑闻,激发群众的愤怒,最后还得被迫回到唯一可行的现实轨道。希望下一次防疫,不要再花时间和客观规律作对了。

大规模流行病,并不是自古就有的东西,因为原始社会人口密度太低,细菌病毒几乎没法在部落之外实现人传人。到了最近一万年的农业社会,人类才有明显的传染病问题。波斯帝国在中亚修了上万公里的道路,打通了欧亚大陆东西商路,传染病发生频率快速上升,后来蒙古西征也带来了一次地中海世界的黑死病。

著名的一本科普书《枪炮、病菌与钢铁》就论证,欧亚大陆的农民平时面对疫情的概率比美洲大陆高几倍,平时就死了足够多的人,剩下的人就有更强的免疫力,所以能用病菌压倒美洲的印第安人。

19世纪,人类发明了轮船,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工业城市,包括霍乱在内的疫情爆发频率越来越高,刺激了现代流行病学。可以说,文明化、城市化和流动人口必然会制造大规模疫情。

中国最近几十年发生的城市化和人口流动,在规模上又是一次人类前所未有的运动。所以,2003年非典,2019年新冠肺炎,我们在一代人内遇到了两次大流行病,而且都是基于近距离接触的呼吸道传染病。从这个规律看,接下来我们几乎必然要以类似的频率应付其他人传人的细菌病毒。所以,我们不能把当前的疫情当做偶然事件,必须考虑一个常态防疫方案,否则就要放弃全部现代化的努力。和我们国家大多数事情一样,进步带来的问题,疫情也必须在进步中得到解决。不能指望倒退去逃避问题。这就是几次大城市防疫给我们留下的经验教训。

督工,前几年我们经常在新闻上看到气凝胶的新闻,浙江大学开发的世界最轻物质,密度达到了气体水平,一大块气凝胶可以放在狗尾草上面,一点都不影响植物纤维的形状。

https://www.sohu.com/a/330896649_570536

今年2月27日,似乎气凝胶产品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中化学华陆新材料公司宣布,硅基纳米气凝胶复合材料项目成功投产,年产5万立方米,用来制造绝热毡产品。这是不是那种可以放在狗尾草上的材料。

可以这么说,因为气凝胶毡的“有效成分”就是气凝胶。更具体点说,是气凝胶中发明最早、制备工艺最成熟、目前唯一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生产的硅气凝胶。

块状气凝胶和气凝胶毡的外表差别还是很大。块状气凝胶就是新闻上那种标志性物质,看起来像是“凝固的烟”,内部99.8%以上的体积都是纳米级的孔洞,密度只有常见固体物质的千分之一。甚至只有同体积空气的几分之一。只是因为气体分子会进入气凝胶的孔隙,所以放在空气中的气凝胶才没有自己漂起来。必须在气凝胶外面包一层薄膜,不许空气进入,气凝胶才可能在气体中漂浮。

但和我们常见的固体相比,气凝胶的强度还是太差了,稍微受力就会变成碎片。所以实际生产和使用的气凝胶产品,基本上都是将气凝胶和其他材料一起制成的复合材料,除了气凝胶毡、还有气凝胶复合板材、填料和涂料等。现在最先实用的气凝胶毡,外观看起来和普通的毡子差别不大。

气凝胶内部几乎全是空洞,但空气分子的流动又受到框架结构的束缚,不能形成对流。所以气凝胶除了密度小之外,另一个特征就是绝热,导热系数比静止的空气还要小,超过所有固体材料。只要能把一部分气凝胶稳定地束缚在材料内部,毡子就有优秀的保温性。有的企业甚至把气凝胶掺到了涂料里面,刷在高温管道和阀门上可以保温,避免烫伤。

气凝胶这么脆弱,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前面提到制造隔热毡的材料是硅气凝胶,除此之外,人类已经用金属氧化物、硫化物、碳化物、有机物制成了各种不同成分的气凝胶。与其说气凝胶是一种具有神奇性质的物质,不如把它看成普通物质的特殊多孔状态。

气凝胶现在距离普通人比较远,但普通凝胶经常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比如说果冻、皮冻、硅胶、还有性价比最差的山东阿胶。普通凝胶的主要成分都是水或其他液体,但看起来是有一定形状的固体,切开也不会流出水或者其他液体。这是因为凝胶的内部形成了一个网状的分子骨架,液体分子被锁在这些纳米级的网眼之中,无法汇聚成流体形态。气凝胶,就是在凝胶基础上再进一步,蒸发了所有液体分子,同时仍然保留了固体骨架结构。

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实际上也不算复杂,甚至还有一个网站手把手教人自己制作气凝胶(aerogel.com)。目前工业上大规模生产硅气凝胶的流程,和手工业制造业差不太多。

首先用含硅原料制作凝胶,再把凝胶泡到液态二氧化碳里,用液态二氧化碳替换凝胶中原来的的液体物质。接下来,调节温度和压强,使液态二氧化碳进入超临界状态,这种状态下的二氧化碳既能像液体一样支撑凝胶的骨架结构,同时又没有液体的粘滞性,可以从凝胶中气化分离而不会拉扯破坏骨架结构。然后,逐步减压让二氧化碳变成气体,膨胀排出。等到分子骨架之间的液态二氧化碳完全气化,就得到气体填充孔隙的硅气凝胶。

这个方法最早在1931年出现,和纽约帝国大厦同龄。当时美国斯坦福大学吉斯特勒博士(Samuel Stephens Kistler)在1931年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标题很亲民《共聚扩散气凝胶与果冻》(Coherent expanded aerogels and jellies)。和我们上面说的制造流程相比,唯一的区别是他当时使用的液体介质是乙醇、酒精。

这是人类第一篇关于气凝胶的论文。据说事情的起因是吉斯特勒和同事打赌,说他能够蒸发掉果冻中的液体,保留骨架结构。不过,超临界流体当年还是物理界的前沿课题,全世界知道这一特性的人也没有多少,所以气凝胶的发明并不是简单的突发奇想,吉斯特勒赢得打赌,靠得是实力而不是运气。

1931年距离我们已经快1个世纪了,为什么到现在气凝胶才从科学走向常见产品?

价格问题决定了应用范围。20世纪40年代,硅气凝胶刚发明不久,孟山都就开始尝试工业化生产。但是成本过高,做不到大规模应用。生产硅气凝胶的原料是高纯度硅化合物,在当时价格昂贵,而超临界干燥过程控制需要在高压釜中进行,工艺复杂,成品率低。直到吉斯特勒博士1975年去世,也没能看到自己的发明普及到普通人。

在20世纪,气凝胶技术发展,主要靠航天、军工、科研这些追求极致性能,对成本不敏感的领域。1999年2月,美国宇航局发射了彗星探测器“星尘”号,首次采集到彗星物质并带回地球研究。“星尘”号在2004年1月飞掠彗星,张开星尘捕集器收集彗发中尘埃颗粒。在宇宙中,彗星尘埃和探测器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达到近7000米/秒,几乎是步枪子弹速度的10倍,固体容器很难捕捉尘埃。就算能捕捉到一点,彗星物质也会因为剧烈碰撞失去研究价值。

所以科学家用90块硅气凝胶制作了捕集器,给彗星尘埃做缓冲器,类似于一个超级松软的海绵垫,所以能保存一些完整的彗星物质。但当时的普通人如果想用气凝胶保温,肯定是用不起的。   最近20年,气凝胶大规模产业化,意外地和IT和新能源这两个貌似毫不相关的行业有关系。电子产业和光伏产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刺激了高纯度硅原料生产,硅烷、四氯化硅的供应充足,造硅气凝胶的原料成本显著下降。

到了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二氧化碳超临界干燥技术。和吉斯特勒博士用酒精造气凝胶相比,液态二氧化碳价格便宜、危险性低,而且只要在31摄氏度和70多个大气压下就能达到超临界状态,所以有人敢试着用手工作坊造气凝胶,工业化生产的成本更是明显降低了。

1999年,艾斯本公司承接美国宇航局的课题,发明了把气凝胶和纤维复合的工艺,这就是气凝胶毡的基本生产流程。随后,有钱的石油天然气公司开始使用气凝胶材料,保护低温管道。无论是比绝热性能、还是可施工性、防水性、使用寿命,气凝胶毡和发泡玻璃和泡沫塑料比都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可以重复利用。到2010年左右,气凝胶毡已经是很发达的产业了。浙江大学在这之后做的研究,只是证明我们还能做出更极限的气凝胶。但产业方面,中国还是要向欧美学习。

广东的埃力生公司是中国第一家规模化生产气凝胶的企业,2007年成立于广东英德。到了2016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已经开始指责中国侵犯美国的知识产权了。

https://www.sohu.com/a/221497790_100046295

其他中国企业也开始尝试制造自己的气凝胶材料。2020年,中国生产了12.6万吨气凝胶材料,超过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但同一年中国对气凝胶材料的需求达到了14.7万吨,还需要进口外国产品。2020年全球气凝胶市场规模7亿美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估测,2030年将达到37.4亿美元,平均每年17%。所以中化学华陆投产了5万立方米气凝胶毡生产线。

目前,国外主要的气凝胶生产企业有两家,一家是前面提到的艾斯本(Aspen)公司,另一家是卡博特(CABOT)公司,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这两家公司目前的气凝胶产能大约是每年4万立方米。中化学在华陆的5万立方米生产线成功投产之后,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气凝胶生产基地,而且这还只是一期规划。如果市场反映好,二期三期都有10万立方米产能的规划。

中国企业加入竞争之后,产量增加,价格相对下降,现在已经不仅是石油天然气公司用得起气凝胶了,建筑和日用品工业也开始试着使用。今年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的屋面和曲面幕墙系统,就用了埃力生公司的的气凝胶毡产品。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6764796

气凝胶材料质量轻、绝热好,而且耐热,耐冲击,不可燃,是电动车电池包理想的绝热材料,所以新能源行业也感兴趣。根据艾斯本公司2019年年报,每辆新能源汽车约需要2到5平方米的气凝胶复合材料,2025年气凝胶复合材料在电动汽车市场的潜在应用规模15.75亿美元,可能达到整个气凝胶市场的一半。

前面考虑的气凝胶应用前景,都是基于现有生产技术和成本水平设想。从技术进步方向看,气凝胶的成本还可能进一步降低。

前面提到气凝胶其实就是普通凝胶的固体骨架,需要用超临界干燥工序,彻底排除骨架之间的液体。超临界干燥方式需要高压设备做精密操作,是气凝胶生产成本最高的环节。所以一直有人想开发常压干燥技术。

目前最有创意的方案,来自于蜻蜓。因为蜻蜓翅膀的质地类似于气凝胶,当蜻蜓刚刚从幼虫形态下脱壳而出时,翅膀柔软卷缩、饱含水分,但很快就会排除液体,变得舒展、结实轻盈。这是因为蜻蜓等昆虫体内会产生碳酸氢盐,在脱壳过程中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分子,能够在支撑翅膀结构的同时排出水分。

所以,研发机构在硅胶中加入碳酸氢盐溶剂,催化碳酸氢盐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从内向外干燥凝胶。在排出液体的同时,二氧化碳被锁在空隙结构中,防止了气凝胶塌陷。2018年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团队在2018年的《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期刊上发表了常压气凝胶工艺论文。标题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昆虫启发气凝胶制备新工艺”。

常压法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对原料适应性更强。一般预计,常压干燥技术能把气凝胶产品成本降到目前的二十分之一,达到每公斤5美元。这相当于从羊绒的价钱,降到了粗羊毛的价格。不意外的话,我们很快能看到气凝胶在更大范围内应用,甚至变成外卖保温箱和儿童玩具的组成部分。

世界上大多数产业领域都不缺聪明人,但很缺让这些聪明人发挥创意的基本材料。一旦有新材料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新特征,比如更高的强度,更小的密度,更好的绝热性能,立刻就会冲击大多数产业部门,改变常用物品的组成。气凝胶虽然不是能受力的常用材料,但凭借保温和密度方面的进步,就解决了过去很多难题。中国接下来能从美国仿效的东西越来越少,自己还是要努力在材料方面寻求突破。 http://www.gov.cn/zhengce/2021-10/24/content_5644613.htm   接下来分享几条简讯。5月4日,白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任领导人,舒什克维奇死了。他是1991年12月8日在别洛韦日森林签协议、拆掉苏联当总统三人之一。另外两个人,俄罗斯的叶利钦15年前就死了,只有乌克兰的克拉夫丘克还活着,是唯一见证拆毁苏联的人。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1877757453225750

克拉夫丘克出生于1934年,现在88岁了,但依然很活跃。对中国观众来说,他有两个身份值得一提,首先他是中乌友好协会长期荣誉主席,最近几年还经常邀请中国人去乌克兰。其次,他是乌克兰东部问题谈判的基辅代表团团长,上周还出席了外交谈判,2天前还接受记者采访。如果他的精神头能多保持几年,接下来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写回忆录了,把经历过的大事,都从自己的视角叙述一遍,历史会感兴趣的。

http://www.wklstudy.com/nd.jsp?id=10

本周有两条重要跨国产业消息。

中国证券报5月5日报道,世界最大的汽车电池制造企业、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正在探讨去美国设工厂的计划。之前3月份,已经有消息说,宁德时代要在美国开一个一万人的工厂,投资50亿美元。宁德时代不承认不否认,现在董事会已经在考虑工会和工人培训问题了,计划更进一步。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22-05-05/2263719.html

几乎同时,中国证券报还报道,特斯拉已经决定在中国设新的汽车工厂,地址还是选在上海,预计每年在上海生产100万辆。中美两国在激烈竞争的同时,经济链条还在进一步绑定。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2-05-04/doc-imcwipii7964417.shtml

说起特斯拉,上个月有一条著名的广告视频,无人机穿越特斯拉德国生产中心,从户外的停车场到制造车身的金属钣金车间再到整车组装生产线,几乎一镜到底。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i4y1Q76k

看了这条视频,我最惊叹的并不是特斯拉的生产环境,而是无人机居然可以从户外进入复杂室内环境,快速穿越,以厘米级的精度靠近高风险设备,流畅拍摄。做出了从来没有的视觉效果。以后电影拍摄也要更多利用无人机技术了 不过想到大多数设备都可以预先测量,找好安全空间,确定拍摄角度,用多次试验积累出一次完美视频,特斯拉的广告片只能说算是精美,还不算高科技。要想找到科幻感,得看昨天浙江大学发表在《科学》杂志子刊《机器人》的封面文章,配了一组过去只有科幻电影才能看到的场面。

10个小型无人机组队飞行,穿越陌生的树林,在没有预先测量的条件下,自主判断地形,相互通报信息,几乎完全无视了各种障碍。看来以后无人机的应用领域不再限于室外开阔空间。

428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文字内容随后会发在睡前消息编辑部公众号。如果你喜欢睡前消息的内容,请用各种方式帮我们转发。我们周日再见!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参与留言讨论

视频版【睡前消息】每周2,5,7发布在B站